唐末的河朔三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唐朝河朔三镇为什么经常反叛)
最近很多人也在说唐末的一些事。毕竟唐朝末年的故事很多。今天就简单说一下唐末的和硕三镇,也就是唐末的河北三镇。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我们来详细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有兴趣的不要错过。
背景:唐朝和安史之乱其他势力妥协的结果。
安史之乱打了八年,双
1.存在感(1)异质性
安史之乱后,唐朝末年封了89个藩镇,自始至终只剩下和硕三镇(范阳、承德、威博)。
可想而知,小时候,班上89个学生中,只有这三个学生拒绝接受老师的管理,关键时候和老师吵架。全班会认识这三个外星人吗?
2.存在感(2)有人
这三个城镇的人口加起来有150万。150万的人口虽然没有一个县大,但是你要知道当时整个大唐是1750万。这1750万人在其他80多个省使节手里还有很大的事要做,关键时刻唐朝未必能调整过来。所以,唐朝皇帝想要消灭他们,也是需要权衡的。
3.存在感(3)金钱
当时是产粮区,财力占唐朝的七分之一。
4.存在感(4)强大的军队
帮助唐朝抵抗吐蕃。当时唐朝西部的吐蕃王朝比较强大。每年秋天小麦成熟的时候,吐蕃军队都会来抢食。唐朝每年都有这样一场对秋兵的战役。
唐朝会调兵到和硕三镇,最南端的韦伯镇有4000人,中部的承德镇有3000人,北部最强大的城镇幽州镇(卢龙镇)有5000人。
这里你可能要问了,你不是说不听唐朝的命令吗?你怎么能在这里帮助唐朝抵抗吐蕃?其实我们要说的是唐朝的募兵制,就是这些士兵都是职业军人,不种田。只要是唐朝出钱,他们还是愿意帮助唐朝抵御外敌的。毕竟名义上是在唐朝的控制之下。
5.存在感(5)有传承的传统
父子相继死去,儿子接着是我们的时代。这不是土豪吗?其他同学都很羡慕。
6.存在感(6)有经济来源
唐朝不交税,收钱自己花,用自己的钱就是牛气。
7.存在感(7)有兵。
军人自带,中央管不了。枪在我自己手里。如果政策让我开心,我会回应。如果这让我不开心,那就离我远点。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