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形成的原因有哪几个)海啸的诱发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海啸这个名词,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下面仔细推荐了海啸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海啸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地震活动、海底滑坡和宇宙的影响。
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是海啸的主要原因。在海洋中或附近,当地震形成或减弱时
海底滑坡
海底滑坡也会引发海啸。地震或海底火山爆发时,往往会发生海底滑坡。这些滑坡,以及地震落下的沉积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引发海啸。
宇宙的影响
在海洋中,宇宙的影响是引发海啸最不频繁的因素。就像往池塘里扔石头一样。除非扔进去很多石头,否则不会引发海啸。当一块石头击中水面时,会从落点引发微波爆发。在宇宙的影响下,这些微波还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啸,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会增加。
海啸自救方法1。如果在海啸中落水,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避免与其他硬物碰撞。
2.不要在水里举手,也不要挣扎。尽量减少自己的动作。可以浮在水上,随波逐流。这样既能避免下沉,又能减少体力的不必要消耗。
海水温度低就不要脱衣服。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身体热量流失太快。
5.不要喝海水。海水不仅能解渴,还能使人产生幻觉,导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6.尽量靠近其他落水者,这样不仅方便互相帮助和鼓励,而且因为目标的扩大,更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7.人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热量的流失会导致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最好放入温水中,以恢复其体温。如果没有条件,他也要尽量裹好被子、毯子、大衣等保暖。注意不要采取局部加热或者按摩的方法,更不要为溺水者喝水,喝水只能让热量消散的更快。适当给溺水者喝点糖水就好了,可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能量。
8.若溺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紧急措施,并及时将重伤者送医院救治。
9.记得及时清理溺水者鼻腔、口腔、腹部的吸入物。具体方法是: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大腿上,从背部按压,倒出海水等吸入剂。如果心跳和呼吸停止,应立即交替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海啸预警知识的物理基础: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是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比海啸快。P波地震,即P波的传播速度约为6 ~ 7 km/s,比海啸快20 ~ 30倍。所以在距离上,地震波比海啸早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到达,这取决于震中距和地震波、海啸的传播速度。比如震中距1000公里,p波地震大约2.5分钟就能到达,而海啸大约需要1个小时。1960年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在22小时后到达日本海岸。
如果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异造成的时差来分析地震波数据,快速准确地确定地震参数,并与可能发生海啸的海域预先布置的压力计的记录进行匹配(不仅要有布置在海面上的压力计,还要有放置在海底的压力计),就有可能判断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有多大。然后根据实测的等深线图、海底地形图和海啸可能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地形特征,模拟计算海啸到达海岸的时间和强度,利用空卫星、遥感和干涉式卫星孔径雷达等技术监测海啸在该海域的传播过程, 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啸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的居民,在可能遭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进行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 这样,海啸来袭时就有希望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海啸预警有可靠的物理基础,不仅在理论上成立,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并且已经有了成功的例子。例如,1946年,海啸给了夏威夷"申"(希洛)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1948年在夏威夷成立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从而有效避免了随后海啸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印度洋沿岸国家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之前就像太平洋沿岸国家一样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那么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绝对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上面提到的海啸预警对于"海洋海啸"更有效。不过,对于"近海海啸"(又称"当地海啸")即引发海啸的海底地震距离海岸很近,比如海啸只有几十到几百公里,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海啸的传播速度之差造成的时间差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所以海啸的预警更难有效。
预警系统:地震会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息应由地震监测系统提供。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区,如太平洋沿岸和印度洋沿岸,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猜猜你有兴趣:
1.波浪形成的主要原因
2.波浪形成的原因
3.海啸的原因
4.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5.波浪形成的原因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