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阳的详细资料视频)太阳关于太阳的资料
太阳是一颗巨大的气体行星,直径约139.2万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约为地球的33万倍。它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成氦,其表面温度约为5778K(5505℃),发出强烈的白光(天空空由于地球大气层的散射而变成蓝色,所以太阳光变成黄色)。
太阳能
作为一颗恒星,太阳的整体外观是光度383亿瓦,绝对星等4.8。它是一颗黄色G2矮星,有效温度等于5800开氏度。太阳和绕其运行的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公里(499.005光秒或1个天文单位)。按质量计算,它的物质成分是71%氢,26%氦和少量重元素。都是通过核聚变释放能量。根据理论,太阳最终核聚变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铜等金属。
太阳风是来自太阳,以200-800 km/s的速度运动的连续等离子体流,虽然这种物质与地球上的空 gas不同,但它不是由气体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基本粒子组成,比如质子和电子,它们比原子小一个级别,但它们流动时产生的效果与空 gas非常相似,所以被称为太阳风。当然,太阳风的密度和地球上的风密度相比,是非常非常稀薄,微不足道的。一般来说,地球附近的行星际空太空中,每立方厘米有几个到几十个粒子。地球上的风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2687亿个分子。太阳风虽然很稀薄,但是吹起来比地球上的风还要猛烈。在地球上,12级台风的风速是每秒32.5米以上,而太阳风的风速在地球附近往往维持在每秒350-450公里,是地球风速的数万倍,最猛烈的时候可以达到每秒800公里以上。太阳风从太阳大气最外层日冕向空连续喷射的物质粒子流。这种粒子流是从冕洞喷射出来的,主要成分是氢粒子和氦粒子。太阳风有两种:一种是连续辐射的,由于速度低,粒子含量低,称为“连续太阳风”;另一种是太阳活跃时辐射,速度快,粒子含量高。这种太阳风被称为“扰动太阳风”。扰动的太阳风对地球影响很大。当它到达地球时,往往会引起巨大的磁暴和强烈的极光,还会产生电离层扰动。太阳风的存在为我们研究太阳以及日地关系提供了便利。
阳光
除了原子能、火山、地震和潮汐,太阳能和其他恒星发出的能量是地球上所有能量的总来源。
太阳一直向地球传递光和热。有了阳光,地球上的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多数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只能利用光能合成各种有机物。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据计算,全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同时可以释放近5亿吨的氧气进入空 gas,为人和动物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太阳的内部结构
太阳内部可分为三层:核心区、辐射层和对流层。
太阳核心区域的半径是太阳半径的1/4,大约是整个太阳质量的一半以上。太阳核心的温度极高,达到1500万℃,压力也极高,使得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发生,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只能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的物质转移,传输到太阳光球层的底部,再通过光球层辐射出去。太阳中心区域的物质密度非常高。可以达到每立方厘米160克。太阳中心区域在自身强大引力的吸引下,处于高密度、高温、高压状态。它是太阳巨大能量的发源地。太阳中心区域产生的能量主要通过辐射传递。太阳中心区域之外是辐射层,其范围从热核中心区域顶部的0.25太阳半径到0.71太阳半径。这里的温度、密度、压力都是由内而外递减的。从体积上来说,辐射层占了整个太阳体积的绝大部分。除了辐射,太阳内部能量向外传播,也有对流过程。即从太阳0.71太阳半径到太阳大气底部,这个区间称为对流层。这层气体性质变化很大,不稳定,形成明显的上下对流运动。这是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