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介绍)蚯蚓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哪些
蚯蚓是环节动物中寡毛类动物的统称。养蚯蚓有一些技巧。以下是雪拉边肖编辑的蚯蚓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蚯蚓的饲养方法:及时给蚯蚓喂足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饵料投在堆上,厚度10厘米,床面不要完全覆盖,以隔开蚯蚓。
蚯蚓培养温度:
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粪、羊粪、兔粪配稻草、稻草。
蚯蚓繁殖生长的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年产茧量在56-58之间,其中春季40%,夏季25%,秋季27%,冬季8%。
孵化率:一个蚯蚓茧平均孵化出5-8条幼虫,最多12条,但发育完全的只有3-4条。不同温度下孵化时间不同,孵化率也不同。幼蚯蚓在第一阶段体重增长缓慢,进入可育阶段后也生长缓慢。只有在性成熟前后的一个月内,蚯蚓生长最快。此时,可以获得高产量。
蚯蚓的生长速度与饲料的状态密切相关。虽然饵料相同,但幼蚯蚓因细度不同,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处于精细状态,避免出现大小硬块(如出现硬块可用水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养殖密度:蚯蚓种类数量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0只以内,蚯蚓种群数量为每平方米3公斤(21000 ~ 31000只),前期每平方米30000条幼虫,后期20000条。
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6-8公斤。(因为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每消耗25-30公斤饵料,可产出1公斤鲜蚯蚓,可获得70%的蚯蚓粪。我们多年的经验是,5立方米牛粪产出1吨蚯蚓粪,50公斤鲜蚯蚓。
蚯蚓的外形长约60 ~ 120毫米,重0.7 ~ 4克。最大的1.5kg,生活在潮湿、疏松、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柱形,略呈褐色,由100多个关节组成。前部有点尖,后端有点圆,前端有一个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部分节段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十一节过后,每节背线处都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蚯蚓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前进,具有避强光、弱光的特性。
蚯蚓呈圆柱形,细长,节段相似,节段间有沟纹。
头部不明显,由前列腺及其前叶组成。口前叶扩张时,可屈曲蠕动,具有挖、捏食物、触摸等功能。
口周段是第一个身体段,嘴位于其腹侧,在嘴的前叶下方。肛门在身体的末端,呈直裂状。自第二体节开始,体节周围有刚毛排列,称为Pperichaetine。
刚毛简单,略呈S形,大部分位于体壁的刚毛囊内。
性成熟个体,第14 ~ 16体节深色肿胀,无节间沟,无刚毛(湖北环毛蚓腹面有刚毛),如环状,称为生殖带或生殖带。生殖带的形状和位置因属而异。生殖带的上皮为腺上皮,其分泌物在生殖期可形成茧。在生殖带的第一段,即第14段的腹面中央有一个雌性生殖孔。在第18体节的腹侧有一对雄性生殖孔。生精开口2 ~ 4对,因物种不同而异。
从第11 ~ 12节间沟开始,背线上有一背孔,可排出体腔液,湿润体表,有利于蚯蚓的呼吸和在土中行走。
猜猜你有兴趣:
1.蚯蚓的饲养方法有哪些?
2.如何饲养水蚯蚓
3.泥鳅的饲养管理技术
4.兰花初植的四大误区
5.泥鳅养殖技术要点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