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注册制与科创板有什么区别)注册制下科创板上市条件
a股市场将迎来全面注册制时代。
2月1日,沪深交易所就全面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了主板、科技创新板、创业板的定位,调整了注册制下主板的上市条件,设置了“持续盈利”、“预计市值收入现金流”、“预计市值收入”等多套
那么,与核准制相比,注册制下的主板上市条件有哪些具体变化,同为注册制板块的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又有哪些区别呢?
透明板材定位
“主板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证监会表示。
据证监会介绍,主板主要服务于成熟的大型企业;科创板突出“硬技术”特征,发挥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京证券交易所与全国股转系统共建服务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就具体板块定位而言,主板突出“大蓝筹”特征,重点支持商业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
科技创新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商业模式稳定、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好、成长性强的企业。
创业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更加依靠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
主板、科技创新板、创业板的上市条件有什么区别?
与2022年1月修订的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比,现行征求意见注册制下的主板优化了盈利上市标准,取消了最近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受限的要求。
综合考虑预计市值、净利润、收入、现金流等因素,设置了“可持续盈利”、“预计市值收入现金流”、“预计市值收入”等多重包容性上市指标,进一步提升市场包容性。
同时,在原主板规则中,在重新上市的上市条件中规定了财务指标: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且累计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净利润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较低者计算;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营业收入超过3亿元人民币;上一财年结束时经审计的净资产为正数。
那么,即将实施注册制的主板和同为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在上市条件上有什么区别呢?首先,发行后总股本存在差异,主板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5000万元;科技创新板、创业板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其次,在市值和财务指标上,这三个板块的上市条件也存在差异。
同时,借鉴科技创新板和创业板改革试点经验,主板明确了已在境外上市和未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上市标准,并结合主板市场特点,设定了投票权差异企业上市标准。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