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统治时间
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是哪个?让边肖为你解答吧!
东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395年,从西罗马分裂出来,灭亡于公元1453年,统治了1058年。
东罗马帝国简介:
1.资本:
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旧称。君士坦丁堡希腊语:&;卡帕;&
2.历史: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帝共治的制度,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把整个帝国分成两部分,一个皇帝在意大利,一个副皇帝在希腊。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4世纪。324年,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确立了自己作为整个帝国唯一皇帝的地位。罗马帝国“公元三世纪大危机”后,帝国社会经济全面崩溃。城市破败,商业凋零,农村贫困,土地贫瘠,人口锐减。这些现象在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帝国西部尤为严重。整个帝国政治动荡,将军自己当皇帝,军阀混战,内乱不断,各个阶层人人自危。君士坦丁登基后不久就采取了两项影响深远的措施。第一是给予_ _ _ _法律地位,以挽救摇摇欲坠的传统多神教衰落所导致的宗教信仰危机。第二件事是在帝国东部建立新首都,企图为帝国在东部寻找出路。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建立一个新首都。他选择了希腊城市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首都建成,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但大多数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意为君士坦丁堡城)。新首都成了他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也是第一个相信基督的人。虽然在君士坦丁统治时期,这个帝国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它是基督教_ _ _ _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它与信奉多神教的古罗马帝国的分界线。东罗马历史上的另一条分界线是378年的亚得里亚海堡之战。这次战败和瓦伦提尼安皇帝的去世,可以看作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离的时候。瓦伦丁尼安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一世(有时被称为狄奥多西一世)再次瓜分了整个帝国。395年,他把这两部分给了他的两个儿子阿卡狄亚斯和霍诺留斯。阿卡迪亚成为东方的统治者,首都在君士坦丁堡;霍诺留斯成为西方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此,这个位于东方的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3.文化:
在381年君士坦丁堡的宗教会议上,510年东罗马帝国的主导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仅是日常语言,也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通用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西方的拉丁帝国”和“东方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强调东方帝国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都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帝国,东罗马也不例外。希腊人和希腊化的小亚细亚构成了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主体,但这个国家还有瓦拉几亚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伊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希腊文化从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以弗所、帖撒罗妮加和亚历山大等帝国城市传播到全国。
4.宗教:
拜占庭人确信_ _是帝国的基础。自罗马帝国以来,帝国东部的基督教一直受到犹太神学和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325年5月25日至8月25日,在东罗马的尼西亚召开了第一次尼西亚宗教会议,确立了拜占庭基督的信条,即尼西亚信条。381年(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431年(以弗所宗教会议)、451年(查尔斯顿宗教会议)、553年(君士坦丁堡宗教会议)四次宗教代表大会进一步肯定了基督教的地位,君士坦丁堡教区的地位也得到了确认,在基督教中仅次于罗马教区。伊斯兰教兴起后,受其“禁止偶像崇拜”教义的影响,拜占庭帝国出现了毁坏圣像的运动。787年在尼西亚召开的第七次宗教会议解释了偶像崇拜和偶像崇拜的区别,拜占庭基督教神学体系正式建立,此后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个宗教流派后来发展成为希腊东正教,东正教。除了正统教派,由于拜占庭帝国包括了希腊、埃及、叙利亚、亚美尼亚等不同文化的领土,这些地方涌现出各种异端思想,包括阿里乌斯教派(兴起于帝国东部)和聂斯脱利教派(景教,又称景教,兴起于叙利亚),马其顿,Monophysites(兴起于埃及),一神论,Paulicians(兴起于小亚细亚和亚美尼亚),Bogomili(兴起于保加利亚)等异端教派。拜占庭帝国的宗教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关系非常复杂。当帝国的共同利益受到威胁时,教会和皇帝可以联合起来,但当出现利益冲突时,教会和皇帝就有了激烈的斗争。总的来说,在9世纪之前,由于拜占庭帝国严格的法律和高效的中央集权行政,拜占庭教会被剥夺了参与国家事务的空室,教会事务成为帝国国家事务的一部分,而拜占庭皇帝则成为教会的保护者,控制着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这两个最大教区的主教和大主教的任免。从君士坦丁一世到查士丁尼一世期间,很多主教被皇帝免职,罗马的主教(后来成为教皇)在8世纪中叶之前必须服从拜占庭皇帝。同时,任何教职人员都无权开除皇帝的宗教信仰。9世纪以后,帝国皇帝的权力逐渐削弱,而教会的力量逐渐增强。教会开始干预帝国的管理,包括审理任何世俗法庭处理的案件,以及税收和司法特权。但与罗马教会不同的是,拜占庭教会从未摆脱皇帝的控制,始终作为国家权力的工具而存在。
5、科学:
一本7世纪的拜占庭医学书拜占庭人继承了古希腊重视科学和教育的习俗。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被拜占庭人视为“四艺”,哲学、修辞学和古希腊语也是学童的必修科目。神学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但普通民众对神学非常重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贩子和马前卒激烈的神学论战[10]。在应用科学中,与筑城有关的土木工程、与军事有关的冶金和地理、制造希腊火种所需的化学知识都得到了高度发展,但这类知识并没有向公众普及,而是作为保密科目传授给特定的学生。拜占庭医学是在古希腊医学体系上发展起来的,希波克拉底的体质理论被拜占庭人广泛接受,认为血、粘液、黄胆汁、黑胆汁是人体体质病理分类的基础,一切疾病都是由于燥湿寒热四气失调所致。4世纪朱利安皇帝的私人医生奥利维尔·巴斯(Olivier Bass)编写的诊断学,7世纪保罗编写的妇科、毒理学和方剂学,11世纪西米恩编写的食品与健康手册都是基于希波克拉底的理论。拜占庭的草药学非常发达,也用放血、按摩、推拿、烧灼等方法治疗病人。在拜占庭军队中,有军队医疗队,修道院通常有医院接收和治疗平民病人。洗澡习惯和定期冲洗街道是城市公共卫生的主要手段。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