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保护动物为什么这么多)澳大利亚的动物保护法
如今,越来越多的动物濒临灭绝,所以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们。那么,澳大利亚有哪些受保护的动物呢?以下是学习边肖精心收集的澳洲保护动物。让我们来看看。
澳大利亚的保护动物虽然澳大利亚内陆地区70%被干旱占据,森林覆盖率只有5%,但这并不影响澳大利亚
树袋熊是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陆东海岸的树栖有袋动物,它们大多聚集在树冠开放的桉树林中。澳大利亚有300多种桉树,但以桉树叶为食的考拉非常挑剔,只选择20种桉树叶作为食物。
成年考拉体长70-85厘米,雌性体重6-11公斤,雄性8-15公斤,最长寿命约20年。考拉长得很可爱,头很大,鼻子很大,耳朵也很大,看起来很天真。此外,背部布满棕灰色绒毛,腹部为淡黄色绒毛。全身像个毛绒玩具,叫"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
树袋熊原本是陆生动物,但大约在45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脱离了南极洲,使得陆地上的热带雨林被以桉树为主的耐旱树木所取代。于是考拉的祖先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进化成了树栖动物,它们的前爪也进化成了"把握""手"更好地适应了树栖生活。
也许是因为树袋熊天生行动迟缓、懒惰,它们几乎一生都待在树上,只有从一棵桉树移动到另一棵时,它们才会从树上降落到陆地上。虽然考拉的跳跃能力足以支撑它们跳离树枝很远,但它们更喜欢抓住肌肉强健的树干睡觉。树袋熊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有两个原因:一是树袋熊天生胆小,所以选择白天趴在树干上晚上出去,白天睡在树干上,晚上醒来觅食;第二,每天长达15到19个小时的睡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它们节省能量,这也是考拉只靠营养价值极低的桉树叶就能生存的重要原因。
树袋熊是独居动物。它们常年呆在自己的领地里。只有在繁殖季节,雌性考拉才会穿越领地,与雄性考拉交配。交配一个月后,母考拉产下一只仅重5.5克的幼仔。在小考拉的前半生,它们只呆在妈妈的育儿袋里,吃母乳。6 ~ 7个月的时候会把头伸出来,吃妈妈盲肠排出的半流质食物,保证自己更好的成长;10个月后,考拉妈妈会背着小考拉来来去去,造型真的很可爱。
过去,科学家根据对化石的研究发现,20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上就生活着类似考拉的动物,这证明考拉是澳大利亚大陆最早的土著。然而,大约在5万年前,土著人来到澳大利亚大陆,发现了树袋熊的缓慢移动,并对其进行捕食,使得树袋熊长期成为土著人餐桌上的食物。此外,由于野狗等天敌的攻击,澳大利亚东南部的考拉数量一直很少。直到几百年前欧洲殖民者登陆澳大利亚大陆,土著和野狗在欧洲人的压迫下开始死亡,但这并不能保证考拉的安全& mdash& mdash因为欧洲人追求考拉的软毛,给考拉带来了灾难。
1919年,昆士兰州政府宣布每年有6个月的禁猎期,于是在很短的时间内,100万只考拉被屠杀。虽然1927年解禁,但受利益驱使,偷猎者仅一个月就捕杀了80多万只考拉。
考拉数量锐减,使得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法律来规范人们的狩猎行为,各州政府也建立了"公园"保护考拉等濒危物种。但澳大利亚由于联邦制,各州的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不尽相同,各种法律层出不穷,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州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甚至颁布了一些土地开垦法,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让考拉本已恶劣的生存环境更加尴尬。
在澳大利亚,蜗牛或青蛙如果遇到麻烦可能会被忽视。但考拉作为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物种,政府很难忽视。近年来,澳大利亚颁布了较为完善的考拉保护法律,但除了《考拉栖息地保护和建立条例》外,其他内容都只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拼凑。因此,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提出要制定国家保护战略,并要求所有保护区及时反馈执行情况。如今,虽然联邦政府和州及地区政府都成立了自然保护机构,但如何有效保护考拉才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
雄性考拉头长70厘米,体重6.5公斤。女头长68厘米,重5.1公斤。
男头长78厘米,重12公斤。女头长72厘米,重8.5公斤。
考拉体长约70-80厘米,成年雄性考拉体重在8-14公斤之间,雌性在6-11公斤之间。
考拉憨厚,长得像熊。它们有浓密柔软的灰褐色短毛,胸、腹、四肢内侧和内耳的皮毛为灰白色。成年雄性树袋熊白色的胸部中央有一个特别醒目的棕色芳香腺。分布在南方的考拉因为需要适应更冷的气候,所以体重更大,皮毛更厚。厚厚的皮毛有助于保持温度恒定,下雨时还能防止身体受到湿气和雨水的侵袭。
肌肉发达,细长而结实,适合在树枝间攀爬,支撑其重量。前腿和腿几乎一样长,攀爬力量主要来自发达的大腿肌肉。考拉的爪子又长又尖又弯,每五个脚趾分两排,一排是两个,另一排是三个,特别适合抓物体和攀爬。粗糙的掌垫和趾垫可以帮助花王紧紧抓住树枝,四肢都有锋利的长爪。前脚掌有五个手指,其中两个与其他三个手指相对,就像人类的拇指一样,所以可以用其他手指握住,这样可以让考拉更安全自信地握住物体。在脚掌上,除大脚趾外,所有脚趾都有尖爪,第二脚趾与第三脚趾相连。
生有一对毛茸茸的大耳朵,一个光秃秃的扁鼻子,没有尾巴。这是因为它的尾巴退化成了"坐垫"屁股上的皮毛又厚又密,可以长时间坐在树上,平衡感很强。
树袋熊的牙齿非常适合处理它们特殊的食物。锋利的长门牙负责从树上夹紧桉树叶,臼齿负责切割和研磨。门牙和臼齿之间的间隙使考拉的舌头能够有效地在嘴里混合食物球。
考拉的物种历史4500万年前,当澳大利亚大陆从南极板块脱离并逐渐向北漂移时,考拉或类似考拉的动物首次开始进化。化石证明25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上存在类似考拉的动物。在漂流的过程中,气候开始发生巨变,澳洲大陆变得越来越干燥,桉树、橡胶树等植物开始发生变化和进化,而考拉开始依赖这些植物。在20世纪40年代,考拉被认为已经灭绝。
1788年,当欧洲人首次登陆澳大利亚大陆后,约翰·普莱斯成为第一个记录考拉的欧洲人。当他进入悉尼附近的蓝山时,他详细地描述了考拉。
1816年,考拉有了第一个学名"灰蝠蛾;,意思是"灰色袋熊"。后来发现考拉根本不是熊,于是一个叫考拉的哺乳动物研究小组的成员"有袋动物"(意思"有袋动物"),也就是刚出生的幼崽还没有发育完全,需要在育儿袋里继续发育。如今,考拉等大多数有袋动物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澳大利亚的土著语言中,考拉的意思是"不喝水"虽然澳洲有很多方言。在不同版本的殖民资料中,考拉有不同的记录格式,如cullewine、koolewong、colo、colah、koolah、koola、koala、karbor、boorabee和goribun。
猜你喜欢:
1.关于保护动物的英语名言
2.濒危动物的保护措施
3.保护动物的措施
4.关于动物保护的英语演讲
5.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