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收盘大幅收高)大盘跌破年线图解

你知道市场已经收复年线了吗?意义何在?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边肖介绍大盘收复年线的意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以行情的形式宣告股市暴跌正式结束。经历了去年6月罕见的股灾之后,下半年经历了六波:5178-3373,3373-4184,4184-3

537,3537-4086,4086-2850,2850-3684。今年年初经历了3684-2638,2638-2933,2933-2638点,找出了2638股灾的双底。

刘董事长2月20日上任至今已有8个月,大盘走势由剧烈的大震荡转为平缓的小波段,主要在2850-3100点窄幅波动。

虽然市场在8月中旬和9月初两次短暂站上上年线,但均告失败。直到本周(10月中旬)大盘才第三次站上年线,站稳的可能性比前两次都大。

打开近一年市场走势的日k线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股灾真的结束了(虽然是去年9月初公布的,进入自我修复阶段)。

经过近一年半的修复,现在大盘3090点。虽然很多人都患有“恐高症”,常说a股会跌到2800点,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a股的位置低于牛市开始时2014年底3234点的收盘指数,说明市场已经回到了相对健康稳定的慢牛态势。虽然年底美国加息时市场可能见底,但那是后话,不存在股市崩盘4.0版的可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在震荡中深化秋季行情。

2.宣告“蚕式”慢牛行情的开始。周五首次收复年线,这意味着在攻克5天线、10天线、20天线、30天线、60天线(季节线)、120天线(半年线2980点)之后,a股有望最终攻破空党的最后一道防线——3085点年线,将大盘带入一个完整的牛市。

从理论上来说,攻克年线意味着所有在过去一年持股入市的投资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盈利(当然,今年年初入市的投资者由于几个熔断还处于亏损状态)。如果能连续五天收在年线上方,慢牛行情有望重启。

当然,我(微信官方账号:_ _林)更倾向于把刘总裁上任后的市场走势,看作是一只不同于以往“政策牛”、“股改牛”、“资金牛”、“杠杆牛”、“水牛”的蚕式慢牛。因为:

8个月只涨了230点(创业板跌了30点除外),平均每个月只涨了28点,可以用“啃”来形容。

市场以每一个100点整数位为震荡整理平台,经过反复折腾,可以到达100点平台。比如2800平台收盘41天才站上2900。再比如2900点平台封了57天才站上3000点。3000点平台至今已封闭54天。如果能封上60天以上,预计在3100点平台。

每一个100分的平台都会关闭2-3个月。这是什么概念?几乎要把30多万亿的流通市值换一次,把14万亿到15万亿的实际交易市值换两次以上,才能过百点大关。

如此高且充足的换手率,在全球股市中并不多见。说明投资者心态不稳,市场只能谨慎换手,把平均持股成本提高到3000点以上,才觉得踏实。除非有显著的盈利空,投资者一般不会轻易割肉,这是市场稳步向上的最重要基础。我在用最原始的天数统计和成本统计来窥视市场上涨的方向和节奏,看多做多谨慎灵活。

因为市场是以横向震荡整理的走势为主,去年每天8000-10000亿的成交量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天3000-5000亿的成交量将成为新常态。

由于每个月大小非的不断减少,每个月分两批发行28只新股也成为扩容的新常态。市场机构和超级大户的大量活跃资金被锁定了新股网下配售的市值。所以它盗用了原本可以让行情大幅上涨的空,迫使行情只能“蚕式”推进。

这些都是目前人们不得不承认和面对的现实。

3.推动市场从技术分析走向基本面分析。为什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人发明的技术分析在美国股市和国际成熟股市没有市场,却在中国股市被奉为珍宝?

因为,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股市是一个“熊变短”的股市,一个大起大落的股市,一个投机性极强的股市。由于其波动很大,技术分析就发挥了作用。

但如今,面对既不大涨也不大跌,而是窄幅横向波动的股市,面对国家队深陷其中的股市,面对股灾中大部分股民被困在4500点以上,日振幅越来越小,往往不足10个点的股市,他们是对大盘过于乐观还是过于悲观空;如果你涨到某一点以上,你可以预测你会涨到某一点,或者如果你跌到某一点以下,你可以预测你会跌到什么点。这种假设推理的技术分析方法屡遭失败。尤其是收复年线之后,从技术上分析,空股市已经失去了基础。

这必然促使投资者从分析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政策、资金和市场形势入手,强化“做空空做多”的看涨思维和市场的看涨氛围,有利于股市的稳定健康扩张,创造赚钱效应。不断吸引新人和新资金进入股市。

4.结构化股市将成为市场共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为什么美国、欧洲国家、日本等成熟股市,尽管经济金融形势不佳,却能维持六七年的慢牛,最终指数翻两番?在我看来,除了这些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新股发行较少之外,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且以结构性股市为主。但它们的结构性股市主要体现在指数的样本股上,在优质的大盘权重股中,这类股票的上涨带动了指数的上涨。而非指数样本股交易稀疏,涨幅有限,盈利很少。

但在中国股市,由于大小非减持和新股扩容,位居全球第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只有10%左右,85%是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94%是10万元以下的散户。所以高成长高转股的小盘股最受追捧。即使他们的估值和股价很高,人们仍然热衷于追逐他们,这些年来他们赚了最多的利润。

20多年前我就大力提倡这种投资理念。但在我看来,这些东西都属于过去,今天的市场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点必须充分理解。

对每个指数的估值。上证50指数市盈率不到10倍,上证16倍,深证成指和中证500指数市盈率42倍,中小板52倍。创业板78倍市盈率。

论国内外投资者的融合度。之前外资只有QIFF和RQIFF,实力有限。现在又增加了即将启动的沪港通、深港通,从原来的入市上限,到没有上限;QIFF和RQIFF的总投资也在放开;国务院正在研究新三板创新层(有900多家),未来将在创业板上市(目前只有540家);海外股本巨大的中国概念股即将回归a股市场;国家队、社保基金(其次是养老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越来越多的超级大户不断用巨资配置市值,他们愿意参与新股网下配售;机构对新股上市后涨停板数量的预期逐渐降低。一旦打开涨停板,他们争相抛售,导致新股上市后的定位,从今年上半年的100多倍市盈率,到10月份的30-40倍市盈率。

这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后果?我想:

市场会更加重视价值投资,无论是显性价值还是隐性价值。

高市盈率一两百元和一百两百市盈率、价格较高的次新股(包括已经除权的)依靠高送转炒作盈利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授予权利的概率较大,因此其高股价将难以为继(很多股票除权后跌了50%)。

今年下半年上市的30-40倍市盈率的小盘高成长新股,只能谈高送转行情。

而大部分内生成长股,一旦估值高了,就会被忽视,逐渐边缘化。

只有外生成长的国资改革和资产重组股,从传统到新兴,从绩差股到绩优股,尤其是借壳上市股,才会受到市场的追捧。

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认为,从年底到明年两个月,a股最大的热点将是国资改革(央企国资改革和地方国资改革)、资产重组和PPP。他们既是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动力,也是a股上市公司提高整体质量、降低估值、激发活力的助推器。

读到“大盘收复年线的意义在哪里”的人还读到:

1.怎么看股票,怎么分析?

2.创业版调整解读

3.教你短线操作的八招

4.股票怎么找主力?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