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安全生产培训知识培训课件)农机安全生产培训资料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资料的整理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也关系到我们的人身安全。以下是学习边肖编写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资料。我们来看看吧!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材料机械安全技术

各行各业使用的机械种类不同,对机械安全的要求也不

尽相同。机械安全有两层含义,一是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二是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在操作时要符合安全要求。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可以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由于机械结构存在缺陷、组织布局不合理、运行中不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都可能发生事故。

1.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事故类型。

机械设备引起的伤害事故一般包括以下类型:

(1)机械设备零部件旋转运动造成的损坏。主要是勒杀伤和物体撞击伤;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直线运动造成的损坏。这类事故主要有:挤压伤、砸伤、挤伤;

(3)切割工具造成的损坏。刀具直接造成的伤害,包括前两类伤害,不再赘述。但是,还应注意,生产过程中刀具产生的碎屑也会造成伤害:

(1)烧伤。刚切下的碎屑温度很高,达到600-700℃,容易造成烫伤;

②刺切。各种金属碎片都有锋利的边缘,会造成刺伤或割伤。飞溅的芯片可能会伤害眼睛;

(4)加工零件固定不牢,机床甩出伤人;

(5)手工具使用不当造成伤害。

2、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

不同的机械,尤其是专业机械,有其特殊的安全要求。这里只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

(1)机械设备的布置应合理,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观察和清除加工过程中的杂物;同时也要方便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护。

(2)机械设备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

(3)根据有关安全要求,机械设备必须配备合理可靠的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例如:

(1)对于转动的零部件应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②安全装置,如过载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继电器、时间断路器等。对于超压、过载、超温、超时和超程时会引起事故的零部件,应安装。

(3)当人们需要被警告或提醒时,应安装信号装置或警告牌。如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各种灯光信号,或各种警示标志等。

(4)对于一些动作顺序不能颠倒的零部件,应安装联锁装置。要做出一个动作,必须在前一个动作之后完成,否则不可能动作。

(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要求。要点如下:

(1)电源电线必须安装正确,不得有任何破损或裸露的地方。

(2)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由盖板保护。

(3)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应外露。

(4)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导线应牢固,不应有断线现象。

⑤局部照明应使用36伏,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

(5)机械设备的操纵杆和脚踏开关应符合下列要求:

深圳市慈发实业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厂级培训教材

①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和锁定装置。同轴手柄在长度上应该有明显的差异。

(2)操纵时手轮应能与旋转轴脱离。

(3)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或隐藏在床的凹部。

(6)机械设备的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和温度要适中,噪音和振动要小,零件和夹具要摆放整齐。

(7)各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和操作顺序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检查、润滑、保养制度。

3.机械设备操作员的基本安全规则

为了避免工业事故,不仅机械设备要符合安全要求,操作人员也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2)作业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首先,空 car运行,确认正常后投入运行。

(3)机械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安全操作检查。

(4)严禁机械设备带故障运行。

(5)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使用,不准拆卸。

(6)机械设备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不要用手测量零件,也不要润滑或清理杂物。

(8)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岗位。

(9)工作结束后,关闭开关,将工具和工件撤出工作位置,清理工作现场,摆放好零件和夹具,清理好机械设备的卫生。

安全生产检查方法。常规检查

常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通常情况下,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工作场所的现场,通过感应或辅助某些简单的工具和仪器,对工人的行为、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性检查。通过这种方式,安全检查员可以及时发现现场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隐患,从而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常规检查主要取决于安全检查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员个人素质的影响。

2.安全检查表法

为了规范安全检查工作,尽量减少个人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通常由工作组讨论和制定。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和评价。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现行有效的标准、法规和管理制度、相关事故教训、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文化和理念、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计划、季节、地理和气候特点等。我国很多行业都编制实施了适合本行业特点的安全检查标准,如建筑、电力、机械、煤炭等。

3.仪器检测和数据分析方法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有在线监测和记录设备和系统运行数据的系统设计。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来得出结论。对于没有在线数据检测系统的机器、设备和系统,只能通过仪器检测进行定量检验和测量。

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程序。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和任务。

(2)查阅和掌握相关法律、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3)了解被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危害。

(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和步骤。

(5)写一份安全检查表或检查大纲。

(6)准备必要的测试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笔记本。

(7)检查员的选择和培训以及必要的分工。

2.实施安全检查

实施安全检查是通过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和仪器测量等方式获取信息。

(1)面试。通过与相关人员交谈,检查安全意识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操作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和操作规程是否齐全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执行。

(3)实地观察。观察工作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工作环境和人员操作。寻找不安全因素、隐患和事故征兆。

(4)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对使用中的设施、设备、装备条件和工作环境条件进行测量,发现隐患。

3.综合分析

经过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检查人员应当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结论和意见。一般来说,对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安全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应当通过统一研究得出检查意见或者结论。

猜猜你有兴趣:

1.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范文

2.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讲义

3.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培训

4.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材料

5.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