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防治方法介绍图片)猪关节型链球菌用什么药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如何预防?下面我们来看看猪链球菌的防治!
猪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病猪和染病猪,其次是羊、马、鹿、鸟和家禽(如鸭、鸡)。猪链球菌在猪体内的携带率约为20%-40%,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如
猪链球菌的自然感染部位是猪的上呼吸道(尤其是扁桃体和鼻腔)、生殖道和消化道。主要通过开放性伤口传播,如人体皮肤或粘膜与死猪血液、体液接触的伤口,所以屠夫、屠宰场发病率相对较高。部分患者因食用不洁的冷拌病/死猪肉或生猪肉丸,清洗、切割病/死猪肉,加工冷冻猪肉等引起疾病,也可引起散发病例。有些病人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它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在猪与猪之间传播,但没有证据表明人是通过猪呼吸道传播的。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人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对人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理研究较少。
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和致病菌株的毒力有关。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和关节炎综合征的猪链球菌需要毒力因子来增加细菌入侵,包括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RP)、细胞外因子(EF)和溶血素(SLY)。猪链球菌2型荚膜突变体和未知血清型(nt)猪链球菌表现出很强的粘附和侵袭能力。研究表明,猪链球菌2型可以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 & alpha)、IL-1、IL-6、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猪链球菌2型的荚膜脂多糖与细菌的粘附和侵袭有关,有荚膜的菌株能抵抗吞噬作用,因此荚膜脂多糖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导致机体对猪链球菌的吞噬作用降低。
当细菌从扁桃体进入血液,被单核细胞吞噬后,通过脉络丛进入脑脊液,刺激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毒素,从而导致血液和脑脊液中炎症细胞的浸润。猪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由于细菌通过呼吸道大量定植和繁殖,产生毒素、各种蛋白酶和溶血性毒素,引起细胞溶解,导致上皮细胞屏障破坏,引起肺部感染,也有利于病原体侵入血流,扩散到全身。此外,细胞因子和毒素增加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和脑血流闭塞。猪链球菌从伤口直接感染后,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血源性感染,导致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类似于普通细菌引起的败血症。
病变主要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败血症发生时,全身器官常出现充血或出血。一些患脑膜炎的病猪可以看到脑膜、淋巴结和肺部充血。脑膜炎最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中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纤维蛋白渗出、水肿以及脑脊液和脉络丛的炎性细胞浸润。肺部常出现实质性病变,包括纤维素出血性和间质性纤维素肺炎、纤维素或化脓性支气管肺炎、肺泡出血、小叶间肺气肿和纤维素化脓性胸膜炎。心脏损害包括纤维素性化脓性心包炎、机械心脏瓣膜心内膜炎和出血性心肌炎。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心肌点状或片状弥漫性出血或坏死,纤维蛋白脓性液化。心包液中常含有嗜酸性粒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大量纤维蛋白。
从感染到猪链球菌病发作的时间是4小时到7天。在屠宰或处理病/死猪后1-2天内或食用病/死猪肉后2-3天内,突然出现寒战和发热,最长持续7天,多为高热伴全身不适、头痛和全身疼痛。有些病人会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皮肤出血、瘀点和瘀斑见图1(公元前)。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很快出现休克。感染猪链球菌的人,根据细菌侵入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3-4]。
1.普通型。急性发作、寒战、发热伴全身不适、厌食、头痛、身体疼痛、肌肉疼痛、腹痛和腹泻。体温38℃以上,高达40℃,有明显的头晕、乏力,但病人无休克、昏迷、脑膜炎症状。
2.脑膜炎或脑膜脑炎。这种类型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急性起病,发热,寒战,全身不适,疲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通常是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患者发热后常出现明显头痛,伴有呕吐和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脑炎患者常伴有听力障碍(约30%或更高),大部分为听力损失,少数患者可丧失听力。部分患者可出现周围性面瘫和复视。脑膜炎患者常伴有唇疱疹,部分患者有化脓性关节炎,少数有葡萄膜炎和眼内炎。
3.休克型。患者发病很急,多发生在宰杀病/死猪,手上皮肤有破损的人。发病通常发生在宰后1天内,从2至3小时,到13至16小时不等。表现为突然寒战或寒战伴高热,数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和心悸,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四肢发冷,口唇发绀,头晕或意识改变,血压下降,脉压差变窄,少尿等休克表现(即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病情进展迅速,很快转为多器官衰竭。部分患者肢体远端皮肤有出血点、瘀点、瘀斑,常见于面部和四肢。这种类型的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一些抢救成功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
4.混合型。它同时具有脑膜炎和休克的表现。常见于休克型经抢救治疗后,出现休克改变,存活至1天以上,出现脑膜炎等器官损害。
其他罕见的感染类型有感染性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猪链球菌病的治疗。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和能量的平衡;补充维生素并提供新的血液、血浆和白蛋白来支持治疗。高热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中毒性血液症状严重的患者,在充分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在短时间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成人一般用地塞米松10 ~ 20 mg/d或氢化可的松200 ~ 300 mg/d,可减轻毒血症,同时有一定的抗炎、抗休克和提高重要器官对缺氧的耐受力。
休克患者应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重要器官功能(详见第五章第十七节感染性休克)。对于脑膜脑炎患者,应尽早使用有效抗生素,尽早发现颅内高压,给予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20%甘露醇可用1 ~ 2g/kg,每4 ~ 6小时一次。对于这两类重症患者,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2.病原体治疗
猪链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但不同地区菌株的敏感性不同。如临床怀疑,一旦做了细菌培养,应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然后根据药敏试验进行调整。目前抗菌效果较好的主要抗菌药物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氯霉素,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和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最好是静脉注射。治疗脑膜炎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在脑脊液中能否达到有效杀菌浓度。
普通型:青霉素1600万IU/d,分2-4次,或头孢噻肟钠4-6g /d,头孢曲松4g/d,分2-3次/d,10-14天为一疗程。
脑膜炎型、休克型、混合型:青霉素2000-2400万IU/d,头孢噻肟钠6g/d,头孢曲松4g/d,每日3-4次,疗程18-24天。
猪链球菌病的危害猪链球菌病在猪中发病率很高,在人类中并不常见,但其病情非常严重。人们普遍易感,尤其是屠夫、屠宰场工人和农民。其他人,比如运输和清理病/死猪的人,比如司机,也容易感染猪链球菌。屠宰场的工人会在咽中携带细菌,他们可能是健康的,但他们有潜在的危险。这种疾病最初在猪中爆发,然后在屠夫和与处理疾病和死猪有关的人身上发生,特别是在现代集约化猪中。发病时间相对集中在6-8月的高温季节。早在1968年,荷兰和丹麦就报道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随后,瑞典、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德国、新西兰、加拿大和中国也出现了病例。目前,全球已报告450余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主要集中在北欧和南亚一些饲养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1998年,我国江苏南通爆发猪链球菌病,发病25例,其中16例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3例死亡),9例出现脑膜炎(1例死亡)。根据卫生部通报,2005年6-8月,四川省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204例,其中死亡38例,治愈出院166例。这些病例分布在12个城市、37个县、131个乡镇和195个村庄,包括资阳、内江和成都。其实在广大农村,每年都有零星病例。由于缺乏诊断水平或无法鉴别病原体,未得到及时治疗的病例时有发生。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
人感染猪链球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掌握猪链球菌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工作有积极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食用病/死猪肉,病/死猪要焚烧深埋,这也是自然灾害后预防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工过程中戴手套,防止猪链球菌感染,并对疫点和疫区进行消毒。猪舍和病户的地面、墙壁、门窗、门把手可用含1%有效氯或0.5%过氧乙酸的消毒剂喷洒或擦拭,病/死猪户的环境应严格消毒。
3.保护弱势群体
开展猪链球菌病宣传教育,让生猪屠宰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做好自身防护。因为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所以无法对人进行免疫。
猜你喜欢:
1.生猪养殖的管理技术有哪些?
2.猪的饲养和管理方法
3.如何搭建野猪猪圈?
4.有哪些最新的小猪喂养技术?
5.野猪养殖中的疾病及预防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