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大陆的排名)世界上最大的的大陆是
人类生活在大陆板块上,最大的板块是欧亚板块。它连接着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以下是学习边肖收集的相关信息。
世界上最大的洲&;mdash& ampmdash欧亚大陆
因为欧洲大陆和亚洲大陆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欧亚大陆是欧洲大陆和亚洲
成分
亚洲大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陆块,它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聚集的成陆过程。根据各区地质基础和地质发展历史的差异,可划分为六个构造单元:
(1)南亚大陆。
②中轴大陆区。
③北极大陆区。
这三个大陆区域,经过多次强烈的褶皱运动事件,奠定了古亚洲地台的基础。
④南亚大陆间地区。
⑤北亚洲际区。
⑥环太平洋。
今天亚洲大陆的轮廓是上述构造单元通过各个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不断发展演化的结果。
从北到南,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欧亚大陆是亚洲和欧洲的主体,面积近500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亚洲和欧洲的85%和95%,也就是说,欧亚大陆占亚洲和欧洲的90%以上。在亚洲,东部的弧形群岛主要漂浮在大陆之外:千岛群岛、库页岛、日本列岛、台湾省、菲律宾、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等。在欧洲,漂浮在大陆外的岛屿是大西洋:冰岛、爱尔兰、英国和西西里岛,地中海的马略卡岛、科西嘉岛、撒丁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和罗德岛。在印度洋,漂浮在大陆之外的岛屿: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在北冰洋,有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和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群岛,塞弗纳亚泽姆利亚,弗兰格尔岛和新西伯利亚群岛。
形成过程
亚欧大陆的形成是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基础的,在不同的地质时期,这些古陆块与其相邻的陆块发生了组合和分离。随着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在古陆块外围形成了加里东、海西、乌拉尔和阿尔卑斯褶皱带,逐渐奠定了大陆构造基础。亚洲和欧洲由陆地相连,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陆地。mdash& ampmdash欧亚大陆。从地质学上讲,欧亚大陆最初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构造板块。早在二叠纪,乌拉尔洋的最终闭合使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镶嵌在一起,其间形成了南北走向的乌拉尔褶皱带,欧亚大陆从此连成一个整体。
历史的发展
简历
亚欧大陆构成了世界历史的“中心地带”。它占据了世界五分之二的土地,包括世界十分之九的人口,是人类最早、最先进文明的发源地。1500年以前的世界历史,本质上就是这里所解释的欧亚大陆的历史。只有在欧亚大陆,所有民族和文明之间才能有巨大的、持续的互动。虽然澳洲土著和美洲印第安人已经完全与世隔绝,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非洲人也在半隔绝的状态下生活了几千年,但亚欧混血的人却恰恰相反,在此期间一直在不断地相互交流各种技术、思想、制度和物品。
1500年以前亚欧之间的互动比1500年以后要小得多,因为1500年以后,地区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联系。1500年以前,欧亚大陆内部的互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在最初的几千年里,这种互动是最受限制的,后来范围逐渐扩大,速度逐渐加快。公元前几千年,在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繁荣的大部分古代文明都局限在有限的地方。当然,他们之间也有一些交往;事实上,这些地区文明的真正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各种技术的传播来解释。然而,事实依然是,这些早期文明就像沙漠中的绿洲,被大片的野蛮包围着,超越野蛮的交流非常有限。
古典时代
在古典文明的几个世纪里,这种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公元100年,古典时代达到顶峰,罗马帝国扩展到整个地中海地区,帕提亚帝国扩展到整个中东地区,贵爽帝国征服了印度西北部和帕米尔高原西部的中亚草原,以及原来的东部高原,中国汉朝囊括了从东部到太平洋的所有剩余地区。因此,这一时期的政治实体占据了一个完整的区域,而不仅仅是一个大河流域;文明世界像一条连绵不断的腰带从苏格兰高地延伸到东南亚。因此,各地区出现了各种新的大规模交易所。这一时期_ _、佛教等各种宗教开始向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传播,不仅对这些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宗教影响,而且产生了广泛的政治文化影响。此时,以希腊文化著称的希腊-中东混合文化也从地中海东部向四面八方传播。mdash它传播到西亚、北非、伊朗高原、中亚、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到中国和日本。在此期间,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大大增加。贸易由陆路和海路进行。交换的商品有:罗马帝国的亚麻、铜、锡、玻璃,印度的棉布、香料、宝石,东南亚的香料,中国的丝绸;其中,丝绸占据首要地位。
中世纪之后
后来到了中世纪,欧亚大陆各民族之间的互动甚至比过去更大,因为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跨区域帝国。在632年到750年之间,穆斯林占领了大片地区,建立了一个从比利牛斯山脉到印度洋,从摩洛哥到中国边境的大帝国。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伊斯兰教进一步传播到中亚、印度、东南亚和非洲。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13世纪的蒙古帝国,包括朝鲜、中国、整个中亚、俄罗斯和中东大部分地区。
这让人们大开眼界,从当时一些著名旅行家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利用穆斯林城邦和蒙古帝国的和平与安全,穿越欧亚大陆,周游世界。西方最著名的旅行家是威尼斯的凯尔。波洛(1254-1324年)。他为蒙古统治者忽必烈汗效力,并担任中国一个拥有数百万居民的城市的总督。当他旅行25年后回到家乡,向他的同胞们讲述他的冒险经历时,他们都很惊讶。穆斯林伊本&;middot巴图塔(1304 &;mdash1378).他从家乡摩洛哥出发,前往圣地麦加,然后途经撒马尔罕前往印度。在那里,他担任法官,也在中国任职。后来,他回到摩洛哥,继续旅行,先渡海到西班牙,再划船南下到中非,最后到达延巴图。景教僧侣拉班巴&;middot索玛名气没那么大。他出生在北京,他的旅行是从东到西,横跨亚欧大陆。1287年,他到达美索不达米亚的蒙古宫廷,然后经由君主坦丁堡前往那不勒斯、罗马、巴黎和伦敦。途中受到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和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的接见。
地理位置
欧洲部分在地理上是几个半岛,从亚洲向西延伸到大西洋。两大洲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划分是文化上的而不是自然地理上的。传统上,乌拉尔山脉和高加索山脉是分界线。俄罗斯地理学家将乌拉尔山脉划分为欧洲,高加索山脉划分为亚洲。
欧亚大陆欧洲部分的西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接壤。文化上,东部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赫伊和达达尼尔海峡为欧亚大陆的分界线。欧洲大陆在中高纬度,最南端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马罗奇角(纬度36 &;deg),最北端是挪威北部的诺琴点(71 &;deg08 & amp质数;),最西端是伊比利亚半岛的罗卡角(9 &;deg30 & amp质数;),最东端在乌拉尔山北端(66° E &;deg10 & amp质数;)。大陆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
亚欧大陆亚洲部分的东、东、南、北分别毗邻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亚的西北毗邻地中海和黑海。大陆的最北端在Chelyoskin点(北纬77 &;deg44 & amp质数;),最南端是马来半岛的皮亚杰(纬度1 &;deg15 & amp质数;);该岛的最北端在塞弗纳亚泽姆利亚(81 &;deg),最南端是努沙登加拉群岛的罗德岛(10 &;deg45 & amp质数;)。亚洲是各大洲中纬度最宽的,几乎囊括了从赤道到北极的所有气候带和自然带。大陆的最东端是楚科奇半岛上的杰尔日涅夫角(169 &;deg45 & amp质数;),最西端的点是小亚细亚半岛的巴巴点(26 &;deg10 & amp质数;),经度也是最宽的,东西时差11个小时。
文化迁移
变革的总体形势
在欧亚大陆内部,这种融合和相互影响并不是持续的。帝国起起落落,当它们起起落落时;交通渠道也是如此,有时畅通,有时堵塞。中西之间的丝绸贸易一度繁荣,但随着罗马帝国和汉帝国的崩溃,它衰落成涓涓细流。同样,由于蒙古帝国的过早解体,欧洲商人也无法在凯尔久留。middot波罗的脚步。然而,事实仍然是,在1500年之前的整个时期,与非欧亚世界分散孤立的地区相比,欧亚大陆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自我更新的整体。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欧大陆内部各地区的隔绝程度有着根本的不同;这种差异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
著名人类学家博厄斯曾经评论过这种根本差异的意义。他说:人类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的文化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借鉴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的所有发现都可以传递给其他社会群体;交流越多样化,互相学习的机会就越多。一般来说,文化最原始的部落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此他们无法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益。换句话说,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进步的关键就在于族群之间的可达性和相互影响。只有那些最容易接近、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互动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而那些与世隔绝,缺乏外界刺激的人,大多是停滞不前的。如果把这个假设应用到全世界,那么,在所有较大的群体中,发展最慢的应该是偏远的澳大利亚土著,其次是美洲印第安人,然后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黑人,最后是亚洲和欧洲最畅通无阻、最先进的族群&;mdash他们不断地相互交流,交流的范围日益广泛。
当然,1500年后,欧洲探险家发现了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澳大利亚土著还处于旧石器时代的食物采集阶段;美洲印第安人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包括加利福尼亚仍处于旧石器时代的部落,高度发达的墨西哥文明,中美洲文明和秘鲁文明。非洲黑人表现出相似的多样性,但整体发展水平更高;最后,在完全不同的层面上是欧亚大陆非常先进和复杂的文明& amp;mdash中东的穆斯林文明,南亚的印度教文明,东亚的儒家文明。如果博厄斯的假设只适用于欧亚大陆,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东在历史上排名第一。中东正好处于三大洲的十字路口;事实上,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中东一直是人类进步的先驱。除了_ _ _ _,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农业、城市生活和文明也起源于中东。另外,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文明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在中东发展起来,公元前2500年左右在印度生根发芽,最后开始在中国和西欧生长,公元前1500年左右&;mdash因为中国位于欧亚大陆孤立的东端,西欧位于欧亚大陆孤立的西端。
自我认知
1500年以前,西欧几乎都是今天所谓的不发达地区。西欧的族群处于边缘地带,从那里窥视大陆,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孤立和脆弱。12世纪英国编年史家威廉(马尔梅斯伯里)的一段话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他说:
世界的划分是不公平的。在世界三大地区中,我们的敌人把亚洲当作他们的世袭家园。亚洲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祖先认为它相当于另外两部分之和,这是正确的。曾几何时,我们的宗教在这里伸出了分支;除了两个以外,所有的使徒都死在这里。在亚洲的一些地方,如果还有_ _ _ _人活着,他们也只能靠种地勉强维持生计。他们向敌人致敬,默默渴望并期待我们帮助他们重获自由。世界的第二部分非洲也是如此。我们的敌人用武力占领了它200多年。这对基督_ _ _ _是更大的威胁,因为非洲曾经像最精于算计的精灵一样支持这些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会让这个停滞不前的时代像没有基督_ _ _ _影响的拉丁一样长久。第三部分是世界的其余部分&;mdash欧洲我们基督_ _ _ _生活在欧洲的一部分,因为谁愿意把基督_ _ _ _的名声给那些生活在遥远的岛屿上,像鲸鱼一样在冰冷的大海里谋生的野蛮人呢?虽然这一小部分世界属于我们,但也被迫接受了好战的土耳其人和撒拉逊人:他们占领了西班牙和巴利阿里群岛300年,并期待着吞没其他地区。
可以看出,胆小的中世纪欧洲人与其自信、好斗的后代截然不同。他们的后代从被围困的半岛出发,赢得了对外航路的控制权,由被围困变为被围困,从而决定了世界历史的主要走向,直到现在。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