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河豚新手养殖教程)河豚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河豚是暖温带和热带沿海水域的底层鱼类,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河流。养殖河豚,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下是学习边肖整理的河豚养殖方法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河豚的饲养方法1。用诱饵喂食

入池后水温在15℃~ 17℃时,河豚仍有摄食能力,应定时投喂。

入池初期,先诱鱼投饵,使鱼形成定点投饵的习惯。喂湿颗粒饵料,现在就喂。每日投喂量为河鲀体重的0、5% ~ 3%,每天投喂1 ~ 2次。当水温低于12℃时,团头鲂的摄食量明显减少。水温10℃时,东方鲀基本停止摄食,需要停止摄食。投喂时要尽量让鱿鱼吃好,投喂后及时清除残留饵料,防止水质恶化。可在饵料中添加少量维生素e和c,防止其患上营养性疾病。

2.水质管理

高密度越冬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最好使用经过消毒的水。水温适宜的时候,河鲀还能吃,所以需要喂食。一般池塘要完全换水,不断充气。水温低时,停止投喂时可将换水率降至池水的10% ~ 30%,每次间歇充气30分钟,停气30分钟。每天晚上都要加强充气,防止鱼因空气缺氧而死亡。池内的粪便、残饵、水表膜、污物要及时清理,防止水污染。

3.鱼病的预防和治疗

河豚室内越冬密度高,容易发生病害。鱼苗入池前,要进行药浴,清除体表寄生虫,防止受伤个体感染细菌或水霉菌。越冬期以预防为主,一般每隔10 ~ 15天,体表要用抗生素消毒;也可以每隔15 ~ 20天连续投喂含抗生素的饵料3天,进行体内消毒。病鱼应及时捞出并隔离治疗,防止鱼病传播。

4.水温控制

越冬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水温变化和天气预报,在寒潮来临前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取暖设备能及时运转。当室内水温低于12℃时,应采取措施将水温提高到14℃左右并保持恒定。

5.倒置水池,换水

换水可以减少水中代谢废物和细菌的数量,改善水环境。倒塘可以定期对鱼塘进行彻底消毒,杀灭塘内有害生物和寄生虫,改善池塘水环境,减少鱼病的发生,提高越冬成活率。一般每月翻池一次,对越冬池进行彻底消毒。最好用邻池倒池,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将上层池水虹吸到消毒池中。一般每天吸1 ~ 2次污水,将粪便、残饵等污染物吸出池外,减少水污染。同时,每周换水或补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 ~ 1/4。

河豚鱼的形态特征"河豚",是一种鲷科鱼类的总称。河鲀是圆柱形的,有气囊,遇到危险会吸气膨胀。一般其体长为25-mdash;35厘米!上颌骨、下颌骨和牙胼胝体组合成四个大牙板,一个背鳍,没有腹鳍。无鳞或多刺。全椭圆形,前端钝圆,尾部呈锥形。吻短、圆、钝;小口,端位,横裂。上下颌骨有两颗板状门牙,中缝明显。嘴唇发达,下唇两端在上嘴唇外侧向上弯曲。小眼睛,小鳃孔,一条弧形裂纹,位于胸鳍前方,密密麻麻布满小刺。背鳍很靠后,与臀鳍相对;没有腹鳍;尾鳍的后端是平的。体背灰褐色,侧面略黄棕色,腹面白色;身体背部和侧面的标记因物种不同而不同。种类很多,大部分生活在海里,但也可以在淡水和海淡水交汇处找到。它们在水中吹水和空 gas,让泥沙飞起来,然后捕食躲在沙子里的生物。牙齿和下颚很坚硬,可以压碎极其坚硬的贝壳。

河豚鱼的生活习性迁徙

每年三月,它们从公海游到河口的咸淡水区产卵。只有暗纹东方鲀(英文名:Obscure puffer)在5-6月成群迁徙到淡水中,在河流中产卵。受孕的卵子数量一般在4万到5万之间。秋季水温下降,开始坠入河中,像其他物种一样游向深海,12月初回到深海过冬。当年出生的幼鱼生活在连接河流的河流或湖泊中,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到海里,然后在海里长大后重新进入河流产卵,直到性成熟。4-6月,进入长江的河豚在长江中游或洞庭湖、鄱阳湖产卵。

进食习惯

东方鲀的食物是混合的,吃鱼、虾、蟹和贝类,以及昆虫幼虫、枝角类、桡足类、高等植物的叶子和丝状藻类。一般来说,它们在生殖迁徙期间很少进食。

自卫

鱼是圆形的,主要靠胸鳍推进。这种体型虽然可以灵活旋转,但速度并不快,所以很容易成为捕猎的目标。因此,河鲀进化出了不同于普通鱼类的自卫机制。当受到威胁时,河豚能迅速将水或空气体吸入弹性极强的胃中,短时间内膨胀数倍,吓跑捕食者。棘螈科带刺的河鲷身上甚至还有刺。当它膨胀的时候,全身的刺都会竖起来,让捕食者难以下咽。

猜猜你有兴趣:

1.观赏蜗牛如何饲养有哪些常见问题?

2.蝾螈最适合的养殖方式是什么?

3.观赏蜗牛怎么养?

4.荷花鱼的饲养方法是什么?

5.如何养贻贝

6.巧克力娃娃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