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蔷薇花怎样养殖才能花开得好
野蔷薇中的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野蔷薇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观赏的美丽花卉。下面我们来看看野蔷薇中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玫瑰种子种植法播种
将玫瑰籽浸泡在水中1-2天,取出后与3倍的湿沙混合。适当的做法是将沙子粘在一起,不用水过滤。将混合好的沙
水
野蔷薇的水分随季节而变化。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春天的时候,树枝会向前生长,枝干会成长。适当增加水量,早晚各浇一次。在旺季和花期,要加大浇水量。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增加,植物处于虚弱半休眠状态。最禁止干燥脱水。每天早晚浇一次水,避免阳光暴晒。高温浇水时,每次盆底都要渗出少量的水,说明已经浇透了。浇水时不要把水溅到叶子上,以防生病。
给土壤或土地施肥
野蔷薇喜肥,基肥以慢效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牛粪、鸡粪、豆饼、油渣等。半个月加一次液肥和水,总能保持叶子厚实、深绿色、有光泽。早春发芽前可施一次浓液肥,花期可不施任何肥料。6月开花后,可以再施一次液肥。9月份,腋芽即将萌发第四次或第五次时,可施一次中液肥。12月可施腐熟有机肥越冬。
减少
每个季节过后,所有的花都必须修剪。一般宜轻剪,及时剪去开放的残花和细、交叉、重叠的枝条,留粗、幼枝距基部仅3 ~ 6厘米,留侧芽,剪成自然喜人的形状,使植株美观,延长花期。另外,盆栽野蔷薇要选择矮、花、香的品种。
防病野蔷薇容易发生多种病害,其中大部分是真菌引起的,如白粉病、黑斑病、锈病等。平时养护要注意修剪枝叶,有利于通风换气。病虫害发生前,可喷洒化学溶液进行预防、杀菌、消毒。如果已经发生病虫害,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免影响野蔷薇的生长和开花。
野蔷薇繁殖方法野蔷薇种子可用于育苗,但生产中常采用当年的插条进行育苗,容易成活。稀有品种不易扦插,可通过压条或嫁接繁殖。无性繁殖的幼苗可以在当年开花。对于用作盆花的苗木,应选择优良品种的较老枝条,采用压条法育苗,修剪主芽,人工矮化。对于用作切花的苗木,应选择能形成母枝、花朵大而鲜艳的品种。玫瑰也可以通过组织培养、水培、嫁接和分株繁殖。
野蔷薇1的注意事项。野蔷薇炭疽病
【症状】叶缘病斑呈半圆形,边缘黑褐色,中间为褐色至浅褐色,后期病斑上有小黑点。细菌在病叶上越冬。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孢子萌发并侵入叶片。簇太密,保湿时间长,容易生病。炭疽病零星发生,防治黑斑病和叶斑病时可同时治疗。
【预防】深秋初冬及时清园,收集病叶,集中焚烧。加强养护,适当修剪,去掉过于密集的枝条,使通风透光良好。必要时,喷洒500倍的20%龙可(噻虫胺)悬浮液或78% Cobo (Bo)。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75%达克罗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溶液、50%施或(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25%卡波姆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
2.野蔷薇白粉病
【症状】叶片、叶柄、嫩枝、花芽均可发病。成叶上出现不规则的白色白粉病斑,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导致全叶干枯脱落。嫩叶感染,褪色蔓延,逐渐膨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反两面产生白色粉末斑点,叶片变成浅灰色或紫色。新叶萎缩畸形。叶柄和新梢感染后,节间变短,茎变细,部分病枝干枯,病部布满白色粉末。花蕾感染时,花蕾和花梗上布满白色粉末,花萼、花瓣和花梗变形。严重时会枯萎死亡,失去观赏价值。白粉病在病芽上越冬。种植过密、施氮过多、通风不良、日照不足都容易发病。
【防治】选择抗白粉病品种。冬季修剪时,注意剪去病枝病芽。发病期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可减少发病。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或20%三唑酮硫悬浮剂1000倍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如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可改为喷洒12.5%腈菌唑乳油或30%特福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早春发芽前,喷洒40 ~ 50次博美2 ~ 3度石硫合剂或45%水晶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菌。
3.野蔷薇金龟子
【特征】野蔷薇中的金龟子主要为害根、叶、花蕾等部位,严重影响花卉的产量和质量。
【预防】灯光诱杀、柳树诱杀、振荡诱杀等。危害严重时,可喷洒2.5%溴氰菊酯2000 ~ 3000倍或50%辛硫磷1000 ~ 1500倍。效果不错,但花期一定不能喷。
猜你喜欢:
1.如何种植野蔷薇的基本方法?
2.藤萝的正确种植方法是什么?
3.如何种植木香
4.柿子树的正确种植方法有哪些?
5.玫瑰种子的种植方法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