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高校火灾预防措施方案)高校火灾警示片

火灾是自然灾害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类对抗火灾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在未来也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学习边肖整理的一些高校防火措施,供大家参考。

高校消防措施(1)加强消防宣传教育,规范安全检查程序,普及消防知识。

1.宣传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只有

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全心全意依靠消防参与者,消防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只有让消防参与者认识到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才能有效控制火灾。

2.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学生公寓为例,针对学生公寓人员密集、安全隐患多的特点,学生公寓管理部门从预防入手,注重宣传,对员工和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防火知识和应急演练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学生公寓管理人员应对火灾隐患的能力。

3.学生公寓日常消防安全检查时,要做好消防设备和安全隐患的清单。严格要求使用公寓管理人员,指定有消防安全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负责。跟踪和解决消防设备和安全隐患清单反映的问题;严格控制安全工作;明确指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并限期整改;消防器材和设备应按规定配齐,随时可用。

4.严格执行学生公寓安全检查规定,加强公寓检查,按照安全定期检查六项(责任、措施、设施、隐患、意识)严格检查,消除隐患。

如果普及消防常识,规范检查制度,那么就不可能发生火灾,比如2004年2月,杭州商学院、浙江经济职业学院ATM机垃圾箱内随意扔烟头的事件。1994年12月新疆克拉玛依友谊会堂会场不会发生火灾,因为安全门关闭,疏散受阻,人们甚至无法自救逃生,造成323人被烧死,130人被烧死的恶性后果;就不会发生像河南洛阳那场造成309人死亡的大火那样的悲剧。因此,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高校防火措施(二)完善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责任制。

健全的法规是防火的基石。高校和社会要把消防规章制度建设作为重要任务,落实各项消防责任制,防患于未然。吉林银都夜总会“11 &;middot15”火灾在分析火灾原因时,一个原因是消防责任制不落实,管理混乱,存在隐患。银都夜总会只注重赚钱,忽视安全。楼梯间用可燃材料搭建,通道被杂物堵塞,临时线路乱拉乱接,违规使用电炉等电器,室内消防栓被杠杠堵塞。此外,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值班人员不到位,火灾发生当晚有16名员工在场,无一人发现火灾并报警,未采取措施,急于逃生却难以逃生,造成2人被烧伤(另14人被消防队救出)的严重后果。高校作为师生的高度聚集地,更应该重视消防系统的建设,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

高校要依法管理,制定安全管理细则,加强管理。依法管理学生公寓,除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教育外,主要是依据公寓消防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维护学生公寓的正常学习甚至秩序,维护学生公寓安全稳定的环境。建立各级安全责任人,一级督促,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形成合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问题不清理,事件不处理。

高校防火措施(三)深入开展消防检查,切实整改火灾隐患。

防火检查是落实防火措施、预防火灾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防火检查一般采取定期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群众检查与专门机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主要组织形式有基层单位自查、企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检查、消防监督机关检查和区域联合检查。消防检查的内容包括:消防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干部职工的消防观念和消防知识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建筑结构、平面布局、水源、道路是否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生产和储存火、电、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重要物品过程中的防火;消防队的活动;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和设备;火灾的处理等。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要分人、分时间、分措施进行整改,避免拖延。在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上,实行了“三级安全检查制度”,不断收缴违规电器,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督促自查,消除火灾隐患。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博物馆“12 &;middot18“在分析火灾教训时,是因为火灾隐患拖延不改,导致灾难发生。友谊大厅是克拉玛依最大的公共娱乐场所。1992年装修,至今未通过消防部门验收。1992年7月31日、1994年1月22日、1994年9月28日,当地消防部门在三次安全检查中向博物馆提出了以下问题:疏散门上锁,楼梯上堆放易燃物,无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室内消火栓被堵塞,吊顶电气线路未穿阻燃管,特别是照明距离窗帘太近(约20 & mdash;30cm)不符合安全规定,窗帘已烘烤变色,要求立即整改,灯具与窗帘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博物馆负责人虽签署了检查意见,但并未认真采取整改措施。所以发生了这次火灾事故,教训是深刻的。

高校消防措施(四)加强内部消防队伍建设,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缺乏自救意识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关键因素。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火灾比较忌讳,很少有家庭和单位开展模拟灭火、模拟逃生等训练。一旦发生火灾,他们往往会惊慌失措。比如1999年1月10日,大川通州百货大楼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许多住在楼上的居民没有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就冲了出来,最终被烟熏死。在伊通龙符酒店火灾现场,有9人遇难,而这9人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自救措施。租户刘英一家三口被惊醒后,火已经烧得很厉害,楼道里都是烟和火。这时,刘英打开门,把妻子和孩子推出房间。结果他们在大厅里只跑了不到3米,就被熏倒了。

因此,要不断开展消防队的预警演练,不断提高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和战斗员的战斗能力,做到一旦发生火灾,能“拔得出来,打得响”,减少火灾伤亡。高校应设立专兼职消防工作队伍,公寓住户和学生干部也应纳入消防队伍建设行列,切实提高群防群治能力。

高校防火措施(五)提高消防意识,在消防安全上不懈努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发生多起宿舍火灾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在维护安全稳定的具体工作中,学生公寓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防止火灾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防安全,常抓不懈。进一步明确学生公寓安全重点,落实检查督导。做好学生公寓的日常安全检查和管理。针对学生公寓人员密集的特点,重点是“消防安全”,每天检查,不定期检查,宿舍区消防安全强调“每天、每时、反复”。进一步完善日常安全防火教育和管理服务。通过学生宿舍文化、报刊、广告牌等多种形式的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公寓安全防火的宣传,在整个公寓管理服务人员中形成“头上、眼上、手脚都要注意防火”的工作氛围,做好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

火灾的发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公共物品损失。因此,做好消防工作是治安管理的一件大事。但是,火是千变万化的,涉及方方面面,千奇百怪。作为安全部门,要不断了解和总结火灾发生的原因。只有这样,在开展消防工作时,才能更有效地防止不同原因的火灾发生。高校内部治安环境更加复杂,消防管理难度更大。保卫部门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宣传高校内部治安环境的不同方面,切实把消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江泽民同志“隐患比明火更危险,预防比救灾更有效,责任比泰山更重要”高校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不断学习消防法律法规,从火灾案例和防火措施中吸取教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努力学习,形成遵守学校纪律和消防法规的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各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提高个人素质,不要让“火”的危害发生在当代天之骄子身上。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