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丹参扦插繁殖方法)丹参规模化分根繁殖技术

丹参,又名人参、丹参、海桐根、红丹参、大戟丹参,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需求量很大。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人工栽培。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那么你知道丹参是怎么繁殖的吗?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丹参是如何繁殖的?

1.分根

繁殖:四川产区多采用分根繁殖。种植用的丹参一般留在地里,挖着种。选择直径0.3厘米左右、粗壮、红色、无病虫害的一年生侧根,在2-3月种植。也可以在11月收割时选择种子进行种植。按照行距30-45厘米,株距25-30厘米,穴深3-4厘米,施猪粪、猪尿,每亩面积1500-2000公斤。种植时,将选取的根条折叠成4-6厘米长的根段,边缘折叠种植,根条朝上,每穴种植1-2段。种植后立即覆土,一般厚度在1.5厘米左右。根据生产实践,利用根的头和尾播种苗是早的,中部是晚的。因此,有必要将它们分开种植,以便于田间管理。木质化的母根发芽能力差,产量低,不适合种子栽培。逐根种植时注意防冻,并用稻草覆盖保暖。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在华北、江浙一带广泛使用。一般在华北6-7月,江浙4-5月,将丹参地上茎切成10-15cm段,剪去下部叶片,剪去上部叶片1/2,随插条插入。在准备好的畦面上,按照20厘米的行距和10厘米的株距做浅沟,然后沿着沟斜插插条,插条埋深6厘米。剪完水阴干。当再生根长到3厘米左右时,就可以移栽到田间了。还有的会直接把砍下的树枝连根种下,注意浇水,这样就能成活。

3.种子繁殖

①苗木移栽:北京3月进行条播,覆土0.3 cm,播后浇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出苗。在江浙一带,6月种子成熟时,收割后应立即播种,并用种子覆盖土壤。播种后,草要覆盖水分,10月份就要移栽到地里。

②种子直播:4月中旬播种,华北地区条播或穴播。穴播采用相同的株距和分根方法,每穴播5-10粒。条播沟深1厘米左右,覆土0.6-1厘米,每亩播种量0.5公斤左右。以防干旱。播种前,播种前浇水。播种后半个月出苗。当苗高达到6 cm时,要进行间苗和定苗。

丹参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1.镇静作用:丹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作用,改善神经衰弱失眠。

2、心肌保护: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损伤,能提高缺氧耐受力。

3.降血脂:丹酚酸和迷迭香酸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4.抗胃溃疡:能保护胃黏膜,保护缺血性肾损伤。

5、抗菌作用:丹参对敏感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

6.改善学习记忆:丹酚酸能改善实验小鼠的记忆障碍。

7、改善循环:能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

8、保肝:能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9.改善肾功能:丹参能改善肾功能,增加尿素、肌酐、钠、磷的排泄。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