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茶树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茶树的栽植

茶树的具体种植方法有哪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制作和饮用茶叶的国家,茶树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但是种好茶树,并不是那么简单。下面通过学习边肖简单介绍一下茶树的种植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茶树的种植方式和温度

(1)生长阈值温度

引起茶树发芽的

平均温度称为生长起点温度,生物学上称为最低温度。大部分茶树品种的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才开始萌芽。但也有少数品种或因其生态环境不同,在温度低于10℃时已开始萌发。如浙江碧云、龙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的起始温度为& ge6℃时,该品种属于早蕾品种,采收期可早于其他品种。

(2)最适温度

茶树图片

茶芽发芽后,当温度继续上升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茶树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0-30℃之间。如果在这个范围内,茶芽的生长会加快,平均每天伸长1-2厘米以上。从清明(4月上旬)到初霜(10月下旬)在我国大部分产茶区,日平均气温在20-30℃之间,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时期,也是茶叶收获的季节。

茶树生长季生物有效温度(日平均温度10℃以上)的累积值称为有效积温。茶树生长适宜的有效积温在4000℃以上。中国茶区的年有效积温一般在4000-8000℃之间。有效积温越多,年生长期越长。由于我国南北方茶区气候条件的差异,大部分茶区茶树的生长期约为8-9个月,而恢复期为7-8个月。

(3)低温极限

我国大部分山区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茶芽停止发芽,处于冬眠状态,有时甚至出现严重的低温霜冻,也会对茶苗、幼树或抗寒性差的品种造成冻害。茶树能忍受的绝对最低温度因品种、树龄、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长季节而异。比如气温降到-2℃时,大部分山茶花会脱落死亡。当温度降至1-2℃时,发芽的茶芽也会被烤焦,而茶树的枝条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强,树型大叶种可耐受-5℃左右;灌木型中小叶种耐低温能力较强,一般在-10℃左右。如果它们被大雪覆盖,它们可以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温袭击。再比如,不同品种的茶树抗寒性不同,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表现不同。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耐受-7℃的低温,但在皖南茶区生长能耐受-8至-10℃的低温。总的来说比茶树研究所低"耐心"当温度限制较低时,会发生冻害。茶树的冻害程度不仅与气温直接相关,还与低温持续时间、风速、冰冻时间密切相关。据浙江省气象局在浙江省嵊县的调查,当茶树温度下降到-6℃左右,连续冰冻6天,西北风速每6-8米,当地茶树的嫩枝就会不同程度地被冻坏。当最低气温降至-8℃时,连续冰冻12天以上,会造成严重冻害,使茶嫩芽老叶变黄。一般来说,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低温和土壤冻结时间越长,干燥的西北风或初春气候转暖后突然降温,都会加重冻害程度。

虽然温度过低,茶树会遭受冻害,温度过高,也会对茶树造成热害,但机会不多。例如,当一天的平均温度在35℃以上时,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当一天的极端最高气温达到39℃且降雨量较少时,部分茶树会发生燃烧、枯死、萎蔫,这是茶树热害现象。通常,新枝和嫩叶比老枝更容易受到这种逆境的影响。

抗寒性强的品种有祁门、黄山、明州、柿子茶、皖1号、皖3号、皖7号、万农95、乐昌白猫茶、恩施大叶茶、鹤峰苔茶、高雅奇、白毫早、宜兴茶、茴香茶、宁州2号、紫阳茶、古竹紫笋、藤茶、水谷茶。

抗寒性强的品种有杨树林783、荆条、郝波、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本山、大叶乌龙、福运6号、福运10号、碧波茶、普普白烨、武陵红、临桂大叶茶、都匀毛尖、钱逊601、信阳种、信阳10号、宜昌大叶茶、云台山。

害虫防治

茶树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应根据病虫害、茶树、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因地制宜地采取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策略,将病虫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农业防治农业防治的重点是控制病虫害的基数,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1.合理密植。一般采用单行带状种植方式,行距1.5米,丛距0.33米,每丛3株,每亩4000株。将根系带土移栽,适当掩埋,以掩埋根颈的程度拉伸根系,适当压实,使植株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相应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2.加强管理。第一,平衡施肥,定量生产。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尽量控制氮肥用量。二是及时修剪,清理花园。每年及时修剪,剪去病虫害枝叶,去除枯枝;轻修剪深度为3 ~ 10厘米,中修剪为现有树高的一半,深修剪离地20 ~ 30厘米,扦插离地5 ~ 10厘米。掩埋或焚烧病虫害枝条,减少环斑病和茶枯病的越冬菌源,减少茶蚜、茶毛虫和茶黑蛾的越冬卵块,减少茶卷叶螟和茶蚧的残基。第三是培育土壤。这一措施既能提高土壤水分,又有利于茶树根系生长,破坏病虫害越冬场所,杀死土壤中茶尺蠖越冬幼虫,将枯叶深埋,减少病原基数。四是留叶,及时分批采摘。这样可以清除新枝上的茶卷叶螟、绿叶蝉等害虫的幼若虫和卵块,减少茶枯病的危害。五是诱杀害虫。对于一些捕食性害虫,使用灯光,毒饵和色板来诱捕和杀死它们。这种方法在大规模应用中更有效。

A.生物防治这是一项重要的防治措施,对人畜安全,对茶叶和环境无污染,并能降低成本。

1.加强对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的保护。茶园周围保持一定的植被,注意保护生物栖息地,保护好赤眼蜂、茶园蜘蛛、瓢虫等害虫天敌。

2.使用昆虫激素和其他生物代谢物来控制昆虫。例如,在对茶卷叶螟有害的茶园里,性引诱剂可以用来诱捕和杀死成虫。有益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用于生产实践中防治病虫害。

B.化学防治要严格按照防治指标进行,不能一见到虫、病就急于用药。对于虫口密度和病情指数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如死螨5%或螨卵20%,每亩茶毛虫7000-9000条,茶小绿叶蝉10-15条,按照无公害茶叶国家生产标准,应安全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禁止使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用药时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注意使用方法、浓度和安全间隔期。如用300 ~ 500倍Bt制剂防治茶毛虫、茶尺蠖、茶黑蛾、茶卷叶螟,安全间隔期为3 ~ 5天;用0.2%苦参碱水剂1000 ~ 1500倍液防治茶毛虫、茶黑蛾、茶卷叶螟,安全间隔5天;辛硫磷的安全间隔期为10天。注意轮换用药,每种农药在采茶期只能使用一次。这样既能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又能减少残留。

茶花的价值来自于一位茶家人,许女士。首次发现茶花营养丰富,活性成分高,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经过20多年的开拓性研究,投入了数千万的R&D基金,经过数十家科研单位的测试检验,得到了中国国际营养协会、中国天然药物协会的推荐,得到了科技部星火项目& HELIP的肯定和支持;& hellip许总结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茶花产业发展研究资料。

2001年,“茶树花开发利用”项目通过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协组织的专家鉴定评估。2003年,“茶花加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在40多个国家申请了同科国际专利,在世界各地注册了“茶花”的服务商标和37类商品商标;已成功发布40多个茶花产品配方,即将获得国家新资源申请证书;2004年,《中国茶花产业发展建议》上报国务院批准;2005年,茶花产业发展项目得到了国家和各相关部委领导的多次批示。同年,许被全球数千名女性列为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之一,被称为"茶花之母"。

茶树花的开发利用价值

全国可采集鲜花300多万吨,可制作干花50多万吨。茶树花是一种自然资源,无需再栽培,储量丰富,每年都可以再生。

茶树花中的有效成分与茶叶中的基本相同,但花和芽叶的生长效果不同,成分含量也不同。因为花承担着生命传承的任务,所以其蛋白质和糖分含量比芽叶高。因此,茶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然复合原料。

利用茶花加工技术,对茶花进行深加工、提取、分离、提纯,形成各种类型的中间原料。由于茶花抗氧化能力强,免疫力高,可将中间原料添加到食品饮料、医药、日用化妆品和妇幼保健品中,增加产品的功能性和新颖性。

茶树花的社会经济效益

1.茶农冬季休闲采花,每亩可增收400-500元。全国茶区可增收100多亿元。

2.第二年茶叶产量可提高30%,茶叶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也有所提高。

3.茶花原料深加工可以增值几倍。

4.它不仅将直接惠及亿万茶农(中国茶农人口超过1亿),还将创造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个就业岗位、创业和转业。

茶树冻害的预防措施。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种植茶树时,如果选择抗旱性强的品种,种植的茶树冬季抗寒能力会更强。

2.加强茶园施肥管理,有利于茶树的健康生长、有机质的积累和抗寒能力的增强。秋冬季节,施足够的暖性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同时配合施用一定比例的磷钾肥。

3.在行间铺草,覆盖树冠表面。

4.灌溉和喷水,根际土壤栽培。入冬前给茶园洒水一次。等温度降到地面有冰了,就不能再灌溉了。结合秋冬施肥,茶树根际土壤要好好栽培,行间土壤要栽培到茶树根部,第二年春天再去土。

5.利用地形营造防护林。茶园开垦前,应选择有利于越冬的地形,如朝南、向阳的山坡,在山顶及茶园周围多风的地方营造防护林,降低风速,阻挡寒流。

6.茶园里的烟。冬天在茶园吸烟,可以防止夜间热量散失。

7.进行合理的采摘和修剪。采摘和修剪要提前进行,以免茶树大量消耗养分,衰弱冻坏。

8.喷洒化学物质。入冬前,在茶园喷施化学药剂,促进新梢成熟,加强木质化程度,使茶树尽快进入休眠。

9.行间套种绿肥。冬季茶园行间套种绿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高秆作物阻挡寒流。

猜你喜欢:

1.茶籽怎么种?

2.如何种植油茶

3.茶树秋季管理技术

4.茶叶种植对自然环境的要求

5.山茶花的种植方法及养护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