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火灾的应急措施)医院科室发生火灾正确处置4步骤
医院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会很严重。因此,预防医院火灾的发生非常重要。以下是边肖整理的医院防火措施和处理方法。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消防相关内容推荐↓↓↓
火灾逃生知识大全
防火等级标准的分类标准
如何处理火灾?
火灾的原因是什么?
医院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跌倒、踩踏、烧伤甚至死亡等威胁和危害人民生命的事故。现代医院的功能正逐渐从单一向多元发展,不再仅仅是看病治病。很多综合性医院集门诊、住院、临床、教学、实验于一体。为了满足功能需求,医院昂贵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昂贵设备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2、灭火难度大。
医院里长期有大量的病人。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一旦发生火灾,这些行动不便的病人很难逃生,尤其是骨科的病人,有的甚至躺在担架上,给人员的救援增加了难度。医院建筑的主要部分包括门诊部、住院部、手术室等。辅助治疗部分包括放射、理疗、病理、生化检查等医技科室。大部分建筑是连在一起的,所以一旦发生火灾,灭火的难度会更大。
3、消防安全管理难度大。
消防安全涉及医院事务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还包括消防技能的演练和消防应急预案的制定。一些措施和方法也可能与其他管理方面相矛盾。比如,很多医院为了防盗,往往会把消防通道锁上,这有利于物业安全管理,但从消防安全的角度来看,是极不合理的。
医院日常火灾的预防措施。消防检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日常消防检查,并确定检查的人员、内容、地点和次数。消防巡逻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理火灾隐患。不能当场处置的,应当在发现第一次火灾时,立即报告并报警,及时扑灭火灾。
2、消防检查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字。
3、员工上班前后消防检查内容
每个部门的每个员工都应该养成每天下班前和下班后对部门区域进行消防检查的好习惯。重点检查内容包括:用火用电是否有违规现象,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和上锁,消防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医院火灾的处理。正确报警防止混乱。
在火势发展缓慢的情况下,消防医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应首先通知出口附近或最不利区域的人员,先进行疏散,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知其他人员疏散。当火势凶猛,疏散条件较好时,可同时公开通知疏散所有人员。在火灾中如何报告,可以根据火灾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但一定要快速简单,以便及时充分利用各种疏散通道,防止混乱。
2、正确引导,稳定情绪。
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可能会因为急于逃生而一起涌向有明显标志的出口。此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引导疏散,为被疏散人员指出各种疏散通道,并以平静的语气喊话,劝说大家消除恐慌,有序疏散。
3.阻止脱险人员再次进入火场。
对于撤离人员,脱险后要加强管理。灾民脱离危险后,随着对自身生命威胁的减少,他们可能会更加担心自己在危险区域的财产和亲人,以及你的生命。此时,已逃出危险区的人员可能会返回火场去救未逃出的亲人,可能会遇到新的危险,造成疏散混乱,阻碍救援和灭火。因此,对于已经撤离到安全区域的人员,应加强管理,禁止他们采取危险的行动。如有必要,应在建筑物内外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医院发生火灾时救人的方法(1)对老、弱、病、残、幼及因休克、烟、火而昏迷的人,应以抱、抱、抬的方式进行抢救。需要通过烟火封锁区时,湿衣服、湿被褥等。可用于覆盖被救者和施救者的头部、面部和身体,并用雾状水枪覆盖,防止被火或热空气烧伤。
(2)楼层内部走道、楼梯、门等通道已被烟火堵塞。当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时,应使用消防云梯到达被困人员所在的窗户、阳台、屋顶等地方,然后使用消防云梯、升降消防车、救生包。缓降器会营救被困人员。
(3)在无法架设消防逃生梯时,可以利用钩梯,徒手爬上水落管窗口,然后利用救生设备救人,或者用绳枪在被困人员位置射出绳索,然后让被困人员用绳索挂上缓降器、救生梯、救生包等消防设备,再让被困人员利用设备自救。
(4)被困在窗户、阳台、屋顶的人,尤其是悬挂在建筑物外的人,在烟和火的威胁下,可能有跳楼的危险。这时候就要通过宣传或者大字报的方式,告诫他们要等待救援到底,不要冒险。同行4要在地面做好救生准备,比如拉开救生网和救生垫,可以换成海绵垫和席梦思床垫,以防万一。
(5)利用消防通道营救被困楼层人员时,要提高警惕,制止其狂奔,以免造成坠落、爬楼梯等事故。当被困人员沿消防通道从楼层向地面疏散时,应在腰间系上安全绳,或由消防员背着护送下来。
(6)对抢救出来的伤者,除现场急救外,还应及时处理。
医院常见火灾隐患及其消除措施
医院是公共场所,建筑密集,人员集中,弱势群体(患者)多,易燃易爆物品多。一旦发生火灾,必然会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诸多原因,近年来,医院发生了严重的火灾事故。因此,加强医院火灾隐患的检查和消防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医院常见的火灾隐患主要有:
隐患一: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畅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笔者经常发现医院内、外科大楼的楼梯间存放着一些废旧医疗器械等杂物;病房的疏散通道里有给病人加床的,有的床直接挡住了走廊里的室内消防栓。
隐患二:重视爆炸性,忽视可燃性。医院锅炉房、供应室、高压氧舱、中心供氧、食堂、放射科等部门往往被列入医院消防管理的重点部门。事实上,洗衣房、服装仓库、病案室、档案室和图书馆、手术室、病理科、实验室、制剂室、治疗室等易燃化学品的管理往往被忽视。
隐患三:设备增加,忽视线路。目前,医院大型设备日益增多,调整科室、改变原设计用途、电力超负荷、旧线更新不及时等火灾隐患不断涌现。
隐患四:依赖消防设施,忽视技能训练。随着我国医疗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消防设施也越来越现代化和智能化。然而,仅靠消防控制中心几名专业人员的远程控制和有限的消防设备,很难控制高层建筑火灾快速变化的态势。所以,对每一位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灭火技能,是最根本、最直接、最有效的。
隐患五:在医院禁烟区吸烟不听劝阻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如何及时消除这些火灾隐患?
(1)定期检查和测试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的完好性和性能,疏通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清理杂物间,认真记录发现的火灾隐患。能当场整改的当场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要及时上报消防部门限期整改,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强医院易燃易爆物品管理,重点监控。执行易燃易爆物品检查制度,采取消防应急措施。
(3)加强医院安全用电管理。因增加设备而调整部门、改变原设计用途的,应当向有关部门申请安全用电。根据设计要求,室内布线,旧线及时更新。
(四)做好消防宣传,加强消防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扩大消防社区。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临时工、保洁员等人群的消防知识培训,不定期进行抽查和考核;定期对员工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演练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应急疏散预案;经常邀请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到医院进行防火知识讲座,同时在病房广泛开展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扩大防火的社会覆盖面,加强防火力量,充实消防队伍,尽可能减少火灾的发生或火灾发生后损失降到最低。
(5)在医院门口、急诊室、病房、楼梯间等场所张贴“禁止吸烟”标志,设置吸烟区。首先要鼓励医务人员不吸烟,成立控烟监督员小组。
此外,做好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单位消防安全负责人和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不断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只有制度措施明确,设施设备齐全,管理责任到位,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医院防火措施和处理方法的相关文章;
★医院发生火灾怎么办?
★医院消防管理措施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医院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如何处理火灾是正确的。
★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什么措施?
★如何预防火灾事故?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