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水稻育苗技术是怎样的过程)水稻抛秧育苗技术

水稻育秧是什么技术?

大米是草本植物的一种,也是大米中最重要、最古老的食物。做好水稻育秧工作,要精选优良品种,做好选种烘干,药剂浸种,适宜温度催芽,加强水稻秧田管理,采取"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全苗,那你知道水稻育秧技术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一

起来看看吧。

水稻育秧技术

掌握育苗技术是培育好苗木的保证。壮苗的标准是:水稻秧苗要达到35-mdash的秧龄;45天,5-mdash;7片,叶直不盖,叶黄绿。株高15-mdash;20 cm,带1 & mdash2分蘖,茎基部扁平有弹性,白根多,根多,无黑根,无病虫害。

1.种苗场的选择

水田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无盐碱。要坚决克服把沟渠、河边、路边、肥力差的地方当水田的习惯。

2.秧田施肥

育苗地的肥力是培育壮苗的关键。每亩水田应施农家肥5-mdash;7平方米,50公斤腐熟饼肥。播种前3-mdash;施用一铵或二铵15 & mdash20公斤,硫酸铵30 & mdash40公斤,硫酸钾15 & mdash20公斤,2公斤硫酸锌。也可以用沃晶牌、沃力牌或王强牌水稻秧苗配方肥30 & mdash40斤撒在馒头上,然后细耙将土和肥料混合均匀,然后分拣,准备播种。

3.浸种消毒

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2-mdash的干燥处理;3天后,用风选或泥选种子,达到种子饱满,发芽势强。为了消灭种子携带的病菌,种子在选种后要进行消毒,种子可以用5克水、5公斤水、3公斤水浸泡。4天或用25%咪鲜胺4000倍液或80%402杀菌剂2000 & mdash用3000倍溶液或4000倍溶液3-mdash的10%浸种液浸种;5天,杀灭白叶枯病、稻瘟病、恶苗病、线虫病等。,取出后直接播种,或取出后加速发芽,直至胸破白。对感恶苗病的白香晶品种,必须做好浸种工作,才能有效防治恶苗病。现场控制只是一种补救措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区,浸种后用10%吡虫啉20克和少量细土与种子混合均匀后播种,可防治稻飞虱。

4、播期和播种量

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培育壮苗,播种过早,秧苗老化,分蘖少,移栽后分蘖慢,分蘖少。播种太晚,苗嫩势弱,移栽后慢慢转绿。按我县现有品种,水稻在小麦之后是5月5日& mdash10号播种较好,苗龄35-mdash;40天秧田面积按每亩地45平方米净苗床计算,需要2.5公斤优质水稻种子。每亩秧田播种量35公斤左右,播期稍晚,播种量略有增加。

5.播种方法

播种前1-mdash;用水浸泡床面2天,精心整地,做到烂泥、平面。当苗床没有泥土时,种子应该小心播种。播种时要将一半的种子放入泥中,不要播种,防止播种深度不同,出苗不均匀。播种后,用铲子拍平种子和泥土。当要覆盖的粪肥不能湿润时,用1: 2过筛的腐熟粪肥覆盖,厚度为0.7 & mdash1厘米。这是至关重要的。禁止在泥地里播种,泥地上盖着粪肥。床罩上的粪便干燥透气,对促进种子生根非常重要。如果透气性差,根系少,苗弱,分蘖少,同时还能保墒增温,控制地下水上升,抑制盐分上升,促进根系扎下,达到多根多苗的目的。

6、水追肥

三叶期前以干旱为主,三叶期后若发生营养不良,易诱发立枯病。两叶一心阶段施断奶肥,每亩用45%配方肥或尿素。5斤,浇一次水;三叶合生时,施促分蘖肥,每亩10公斤尿素或12-mdash配方肥;15公斤,浇一次水使幼苗分蘖。今后只要床面不返碱或幼苗叶片不卷叶,就要尽可能减少浇水次数,使幼苗干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幼苗质量。对于返碱的苗床,幼苗的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要用水洗床,用水倒碱,上午灌满水,下午排干净水,洗碱后再浇水追肥。平时注意天气预报,遇大风降温天气注意灌溉,防止低温冷害。苗35 & mdash停水40天练苗,使幼苗组织老而健,叶片向上,提高抗逆性。

8、化控喷肥

化学防治可以达到苗壮,多分蘖,多生根的目的。水稻两叶一心期,每亩喷施15%多效唑120克。喷洒要均匀,不能漏喷或重复喷洒,使幼苗生长一致。水稻移栽前一周,可在叶面喷施生根剂5克,水15公斤,促进秧苗生根,移栽后迅速生长伸长。

对于长势较差的苗床,可喷施盖天利溶液或王强氨基酸磷钾宝300倍水溶液进行2-mdash;三次,让幼苗快速恢复生长。喷施普罗多300倍液或黄杨素绿300倍液可控制黄叶病的生理白化。也可用0.3%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但效果不如前者。

水稻品种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应选择抗稻瘟病强的黄金青、H301、白香粳、金世纪等品种在yomi种植。优质稻种植应选择豫粳6号的30、36、38、33,新稻11号、红光粳、黑米、紫米等优良品系,确保高产优质。推广杂交水稻是当前水稻品种选育的发展趋势。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得到广泛应用,粳稻也发展迅速,产量大幅提高。可选择国稻2003076,即杂交粳稻金优2003,产量潜力750公斤。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