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 种植技术)无花果种植嫁接技术讲解视频
无花果是一种开花植物,主要生长在一些热带和温带的地方。属于亚热带落叶小乔木,原产地是地中海沿岸。唐代从波斯传入中国。现在南北都有栽培,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种植前景很高。那么无花果的种植技术有哪些呢?让我们互相了解一下。
无花果的种植技术
1.品种
2.繁殖方法:无花果可以切块、分层、分株、嫁接,大部分是切块。扦插能保持品种的特性,繁殖速度快。当土壤5 cm处的地温达到10℃时,即可进行切割,容易过早冻结,后期会因温度过高而脱水干枯。苗床应选在温暖向阳、地势略高、排灌方便的地方。
3.适时栽植:可在秋冬落叶后、早春发芽前栽植,栽植密度一般为2米&次;2米或2米&次;3米,挖50厘米见方的树洞,填30厘米有机混合土,实用,浇水,直到水全部渗下来,犁沟,培土垄(东西向为宜),或先垄后种。
4.合理施肥:秋末冬初,应结合土壤耕作和防寒措施施用基肥。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单株采用环施肥法,大面积栽培可采用条施肥法。追肥应在早春果实快速生长前果实快速膨大阶段施入,以速效复合肥为主,可环施、条施或穴施,早春多施氮肥,夏秋多施磷肥、钾肥。
5.排水灌溉:无花果耐旱,但在新梢抽薹和果实膨大期需要大量水分。为保证供水,灌溉应避开高温,尤其是夏秋结果期。浇水要多做几次,防止渍水,在初冬可将灌溉与冬耕培土结合起来,以利于安全越冬。
6.修剪:茎高一般为40-60 cm。无花果生长势强,但分枝形成能力弱,一般不稀疏,花序腋生或近顶端,不宜剪短。夏天要摘心促进新梢发育,增加秋果产量,冬天树汁回流,修剪密集的枝条或干枯的枯枝,使之成为主枝多的自然喜人状或有主干的层状。
7.采收包装:无花果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色由绿变黄,再变红或紫,果肉由硬变软。完全成熟的聚合果,果实顶部有小孔,果皮上的网状结构清晰可见。成熟期长,分阶段采收为宜。收割要在干燥晴朗的日子进行,动作要轻,减少机械损伤。包装要用专用保鲜盒,每盒10公斤,包装时果柄朝下。
无花果的营养价值
1.无花果富含氨基酸,其中鲜果占1.0%,干果占5.3%。目前已发现18种无花果,不仅因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显示出较高的利用价值,而且天冬氨酸含量最高,对抗击白血病、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很好的作用。因此,无花果饮料被认为是"咖啡因替代品"。
2.无花果干物质含量高,鲜果占14-20%,干果占70%以上。其中,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葡萄糖占34.3%,果糖占31.2%,蔗糖仅占7.82%,因此热量较低。在日本被称为低热量食品,经国内医学研究证明是减肥保健食品。
3.无花果含有多糖,占6.49%,主要是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4.无花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胡萝卜素。鲜果30mg/100g,干果70mg/100g,排名在桃、葡萄、李、梨、橙、甜柿子之上。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