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防震减灾常识教育)防震减灾安全知识竞赛多选题

只有强烈的地震能感觉到一分钟,而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会持续几秒钟,所以防震意识至关重要。今天,边肖将为您介绍防震减灾的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1。地震期间(1)地震时在家人员的个人防护方法。

当你感觉到地面或建筑物在摇晃时,

记住最大的伤害来自落下的碎片。这时候你要巧妙的移动避开。

1.在屋内,赶紧躲到安全的地方,比如躲在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在单元楼里,可以选择小卫生间和角落,减少人员伤亡。对于住在平房里的户外居民来说,地震时头上带着被子、枕头或头盔就可以逃到户外。来不及的时候,最好留在室内减震。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在墙上,把枕头放在横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震后冷静离开。

2.地震时,门框不会因变形而打开,所以在防震时最好不要关门。

3.地震时,如果你被砸伤或被埋在倒塌的物体下,你应该先观察周围的环境,想办法逃出去。如果没有通道,就要保存体力,听听外面发生了什么,敲敲铁管或墙壁,发出声音出来救援。

(二)地震时室外人员的个人防护方法。

1.地震时在室外的人一定不要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自己的亲人。他们只能在地震后被及时救出。

2.如果是在高楼旁边的人行道上行走,应迅速躲在高楼门口,防止杂物掉落砸伤自己。

汽车司机应该当场刹车。

4.如果在山坡上感觉到地震,不要带着滚石跑下山。你要躲在山坡上凸起的山头后面,远离陡峭的悬崖,防止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威胁。

5.在海边,如果发现海水突然退去,比落潮还快还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三)地震时在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的个人防护方法。

地震发生时,工作和生产岗位的人员应首先关闭易燃、易爆和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应根据所处环境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触电。

地震时,办公楼里的工作人员应该迅速躲到桌子下面。

2.地震时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应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并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和高大设备下。

(四)地震时公共场所人员的个人防护方法。

1.如果在剧院、体育馆等遇到地震。,要冷静,尤其是停电时,要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免吊灯、电风扇等悬挂物,用皮包保护头部。

2.地震时,当你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应选择坚实的柜台、物品或柱子,并在内角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窗。

正在上课的同学要在老师的指挥下抱头迅速闭眼,躲在课桌下。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2。大地震发生后,在没有外人的任何救援之前,自救就是与死亡的抗争。地震造成的人身伤害,大部分是房屋倒塌造成的。一旦掩埋,有必要:

1.被埋在废墟下,要有勇气和毅力。

2.被埋后,用湿毛巾和衣服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造成的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身边可移动的物体支撑身上的重物,扩大活动空保证有足够的空空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逃离危险。

3.被埋后,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找个通道,尽量爬出去。爬不出来就不要大声喊。听到外面有人再打电话,或者敲出去,给外界发消息求助。

4.在无法脱离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尽量与外面的救援人员取得联系。地震有前兆。

地震前,特别是强震前,大都市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发生密切相关的异常称为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表现出与地震发生有关的某种性质上的突然变化,这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预警。

地面倾斜、膨胀、海平面升降等。,反映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中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微前兆现象。

在大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地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比如井浑浊、冒泡、开花、发热、变色、变味、陡升陡降;泉水突然干涸或涌出;动物习性的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等的不正常开花和结果。由此群众总结出以下谚语:

群防群治对宏观异常的预测非常重要。

井水从高到低改变颜色、味道和气泡。

果树让开花植物反季节提前发芽。

骡子、马、牛、驴不入圈。狗在房子上吠叫和嚎叫。

老鼠、蛇、兔子纷纷出洞逃窜。

鸟不入巢,雁鸭飞,家养的金鱼上蹿下跳。

地球的声音和光线都很奇怪。这是他们预测的。

宏观异常消除干扰方法简单有效。

地震前,动物的异常变化特别丰富和突出。人们早就知道地震前的动物异常。根据我国近40年强震资料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有100多种。一般来说,大部分动物在地震前的反应都是恐慌的,比如被敌人伤害时会极度紧张,少数会情绪低落、抑郁。我国以往的震例表明,动物异常的超前时间大多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增加,在震前2 ~ 3小时达到高潮。

有些大地震有地声和地光现象,地声和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的描述。总的来说,它不同于人们习惯看到和听到的光的图像和声音,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恐惧。地面光的特点:一般在地震前或地震中出现,也有在地震前几小时或更早出现的。它有不同的形状,如条形灯、球形灯、片状灯、火状灯、柱状灯等。,并有各种颜色,如红色,白色,紫色和橙色。地声特征:大部分出现在震前或震中,但也有一部分出现在震前数小时甚至数天。这种声音类似于机器的轰鸣声、雷声、炮声、强风的呼啸、布的撕裂声、石头的摩擦声等等。此外,还可能出现突发天气或突发高温、大风、暴雨、大雪等变化。

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我省德都发生中强地震群,2005年7月25日,大庆市林甸县发生5.1级地震。地震前狗叫乱动,鸡鸭不进窝,晚上乱叫乱飞。老鼠不怕人,惊慌失措,四处乱窜,以及其他不正常的动物习性。因此,发现这些宏观异常的群测群防人员及时上报,对实现地震的短临预报至关重要。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3。预防地震次生灾害要注意预防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引发的洪水、火灾以及有毒气体的扩散。许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比地震本身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

1、对易燃、易爆、剧毒品的工矿企业,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可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2、对于大型水库、大坝等。,提前做好抗震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地震发生时,水库下游的居民应密切注意大坝的安全。一旦发生危险,除了组织救援,他们还应该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3.山区发生大地震,河流可能因滑坡、崩塌而被阻断。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其进行疏通,避免洪水泛滥。

4.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有序撤离,尽快离开房屋。疏散人群时,避开高楼、烟囱、高门、女儿墙、高墙等。,不要待在狭窄的胡同。避开高压线和变压器,防止电杆或电线断裂触电。

5.在山区,应远离陡峭的悬崖,以免在滑坡和塌方时受到人身伤害。你还应该离开大型运河和河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大型地面滑坡或崩塌。

猜猜你有兴趣:

1.防震安全知识

2.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3.防震安全知识

4.防震安全知识

5.幼儿园地震安全知识

6.抗震防震安全知识

7.地震安全知识讲座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