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急救技术理论知识)急救基本知识与技能课程答案
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恢复呼吸、心跳、止血和治疗休克。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处理。今天,边肖将与您分享急救的基本知识,仅供您参考!
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现场急救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
原则:快速抓取、保存和交付,即"三快"。
2、紧急救援程序:
①拨打120 ②迅速将伤者移至最近的安全地点③迅速对伤者进行分类④首先抢救危重者⑤优先护送危重者。
3、基本急救知识和技术:
(1)呼吸中断急救& mdash& mdash人工呼吸
⑵心脏骤停急救& mdash& mdash胸外心脏按压
3、紧急止血:
1)止血
1.指压法:通常在骨的表浅面按压一条中或大动脉。例如,颈总动脉被压在第五颈椎的横突上,
在肱骨干上按压肱动脉。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短时间控制动脉血流。应立即使用其他止血方法。
2、压迫包扎法:常用于一般伤口出血。注意将伤口无菌面贴在伤口上,敷料要有弹性,适度。
3、加垫肢体屈曲法:加垫肘、膝等侧,屈曲肢体,然后用三角巾捆绑固定,可控制关节远端出血。适用于四肢出血,但有或疑似有骨关节损伤者禁用。
4.包装方法:用于肌肉和骨端渗血。首先使用1 & mdash用两层大的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里面填充纱布条、绷带等。,并用压力包裹在外面。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止血不够彻底,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5、止血带法:能有效地止住四肢出血。但使用后可能引起或加重肢端坏死、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故主要用于其他方法暂时不能控制的出血。使用止血带的注意事项:必须做一个明显的标志(如红布条)来指示和计算时间,并先撤离伤员。持续阻断血流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小时。不要用绳子或电线捆绑它。使用胶管(带)时,应先在捆绑处铺1-2层布。也可以使用帆布带或其他结实的布带。止血带应靠近伤口(减少缺血组织的范围)。但上臂止血带不要系在中间三分之一,以免损伤桡神经。
2)绷带:目的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固定敷料,帮助止血。常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救援过程中,衣服、裤子、毛巾等。也可以切开做敷料。无论哪种包扎方式,都要求包扎后固定,松紧适度。
1.绷带缠绕方法:圆形和螺旋形反向缠绕。8 "曲折穿衣大师"穿衣时;数到三一。即绷带的起点、止点、聚焦点(多在伤口)和行走方向的顺序。
2.三角巾的包扎方法:三角巾制作方便,包扎时操作简单,能适应各个部位,但不方便按压,不够结实。
3)固定:骨与关节损伤需要固定和制动,以减轻疼痛,避免骨折碎片损伤血管和神经,有助于休克规律的统治。软组织损伤严重的也要局部固定。固定前应尽量牵拉伤肢,矫正畸形;然后将受伤的肢体摆正位置,固定在夹板或其他支撑物上(可以就地取材,如木板、竹竿、树枝等。).一般固定的范围要包括骨折的远、近端关节,要牢固,不能太紧。如果急救中缺少固定材料,自固定是可行的。如果受伤的上肢绑在胸前,或者下肢固定在健肢上。
4)搬运:搬运、夹紧、拖拉、提升、搁置。注意事项:对于骨折,特别是脊柱损伤的伤员,搬运时必须保持受伤部位稳定,禁止弯曲、扭动。对于昏迷的伤员,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6.中毒窒息急救:窒息性气体是指以气态吸入,直接引起窒息的气体。根据不同的中毒机理,窒息性气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的窒息性气体(氮气、甲烷、二氧化碳等。).由于其在空 gas中含量较高,使氧的相对含量降低,肺部氧分压降低,机体缺氧。另一种化学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等。)主要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和组织利用氧气的能力受阻,导致全身组织缺氧,严重中毒。
急救:迅速离开有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体。
6、电击急救:导致人体电生理紊乱,尤其是心脏电生理紊乱,严重者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7.中暑急救: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正常人体产生的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使体温维持在37℃左右。当环境空气温度超过皮肤温度,特别是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机体无法通过一系列调节维持体温平衡,家畜体内积聚余热,引起水盐代谢紊乱、神经功能损伤等一系列症状,就成了中暑。夏天暴露在烈日下,由于热量增加,而引起中暑,成为中暑。
急救的基本步骤和措施。现场急救:现场急救是整个救援工作的关键。其目的是将中毒者从现场抢救出来,防止其吸收毒物并给予必要的急救处理,保护受伤的身体,为进一步的治疗打下基础,赢得时间。
现场情况复杂,应根据当时农药的品种、中毒方式和中毒者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1)清除污染源:清除农药污染源,防止农药继续进入患者体内,是现场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1)经皮中毒。根据现场观察,如发现有农药污染迹象,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裤子,迅速用清水冲洗,或用肥皂水冲洗(碱水也可)。一旦敌百虫中毒,只能用清水冲洗,不能用碱水或肥皂冲洗(因为敌百虫遇到碱性物质会变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如果农药溅到眼睛里,立即用淡盐水连续冲洗,然后有条件可滴2%可的松和0.25%氯霉素滴眼液,剧烈疼痛可滴1% ~ 2%普鲁卡因溶液。
②吸入中毒。观察现场,如果中毒者周围空气中的农药气味很浓,可以判断为吸入性中毒。采集整理后,应立即将中毒者带离现场,在/kloc-0的新鲜空气中解开衣领和腰带,以去除假牙和口、鼻内可能的分泌物,使中毒者仰卧、后仰头部,保持呼吸通畅,注意身体保暖。
③口服中毒。根据现场中毒者的症状,如果中毒是由口腔引起的,应尽快采取呕吐、洗胃、导泻或对症使用解毒剂等措施。但在现场一般条件下,只能诱导意识清醒的投毒者呕吐以消除毒物(昏迷患者醒来后会被诱导呕吐)。简单的催吐方法是给中毒者200 ~ 300ml的水(浓盐水或肥皂水也可),然后用干净的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使其呕吐,并保留一定量的呕吐物供实验室检查。
(2)因地制宜的急救:利用当地现有的医疗手段,对中毒者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对于重度中毒者,如果出现呼吸骤停或心脏骤停,应立即按常规医疗手段进行心肺脑复苏。如呼吸急促、脉搏微弱,可进行人工呼吸(如有可能,可使用呼吸器)、吸氧、针刺任重、内关、足三里或注射呼吸兴奋剂等。如果出现惊厥,可用抗精神病药物控制。
2.院内抢救:在现场急救的基础上,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抢救。院内急救不仅要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和病情,还要根据农药中毒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院内抢救措施。
(1)排毒:将未吸收的毒物尽快彻底清除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抢救方法,其效果远胜于毒物吸收后的解毒或其他治疗措施。
①清洁身体表面。在现场冲洗的基础上,再次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炎。除清水外,必要时可酌情使用一些中和剂,如5%碳酸氢钠、3 & permil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酸性溶液如3%硼酸和2% ~ 5%醋酸溶液。使用中和剂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中和剂。
②催吐。呕吐是口服中毒者解毒的重要方法,其效果往往比洗胃更好。已当场催吐者,入院后可再次催吐。除了当场催吐的方法,他们还可以选择:A每隔五分钟用1%硫酸铜溶液三次;b .将中药胆矾3克、瓜蒂3克研成细末,一次服用;c口服土根糖浆10 ~ 3oml,然后喝100ml水催吐。
③洗胃。呕吐后应尽快洗胃。洗胃前应清除分泌物、假牙等异物,根据不同农药选择不同的洗胃液(表3)。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插入胃管,先抽取内容物(留一定量内容物进行毒物检测),再输注洗胃液。每次输注胃液500 ml左右,不宜过多,以免引起胃扩张。每次输液量尽量排出空,反复灌洗至无药味为止。
④宣泄。导泻的目的是排除已经进入肠道的毒物,防止汤汁被吸收。因为很多农药用苯做溶剂,所以不能用油泻药。可以一次用200毫升水冲服30克硫酸钠或硫酸镁,多喝水加速腹泻。但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呼吸受到抑制时不宜使用硫酸镁诱发腹泻,以免因镁离子大量吸收而加重呼吸抑制。
(2)尽快排出吸收的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常见的急救方法包括吸氧、输液和血液净化。
呼吸氧气。吸入引起的农药中毒,吸氧后可促进毒物从呼吸道排出。吸氧可以对吸收到血液中的毒物和代谢物产生一定的氧化作用,促进排毒。
现场急救基本知识1。创伤出血的急救:
主要是全身软组织损伤出血,临时急救止血包括六种方法:
1.压力包扎法:用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比如可以用毛巾直接把出血点绑在地下,减少出血。
2.绑带止血:可使用橡胶管、毛巾,不可使用绳索、铁丝、雷管线,以免因绑带过长造成远端缺血性坏死或损伤。比如上臂中三分之一处止血的横神经。应该绑在伤口上方。
3、加垫止血:主要用于前臂、手部和小腿。足部的放血方法是在肘窝或插口处垫上棉垫或布垫,使肘关节或膝关节尽量弯曲,做8字形包扎。
4.填充止血法:如果有软组织损伤导致的局部缺损,尽量找干净的棉垫或纱布,用毛巾填充缺损,然后包扎。
5.直接指压:如果现场没有毛巾或纱布,可以直接用手按压出血部位。
6.间接指压法:用手指按压伤口近端或伤口附近血管的脉搏。
二、骨折的临时急救处理:
1.看伤肢是否变形,触摸时是否有骨摩擦音。
不要慌张盲目搬动伤员,还要观察伤员是否清醒,瞳孔的变化(如瞳孔散大)。
2.拯救生命
如果骨折严重,或者内伤导致失血或者痛性休克,可以用大拇指按压任重穴或者涌泉穴,可以找一个针尖大小的利器来针刺宣石穴。
3.骨折临时固定术
(1)目的:减少疼痛和二次损伤,减少断端的再移位,避免加重断端附近组织、神经、血管的损伤,方便运输。
(2)固定材料:木板、木条、木棒、毛巾、皮带。为了减少皮肤损伤,用毛衣或衣服垫骨突或变形部位。
(1)、上肢骨折固定可以用毛巾或皮带直接绑在躯干上。
(2)、下肢骨折可以用木板从腋窝一直固定到脚后跟,绑在患肢一侧。
(3)脊椎骨骨折的治疗:应在牵引下用平板搬运。
有两种处理方式:滚压和平支撑。双手尽量托住背部、腰部、骶骨和下肢。颈椎受伤,应保持中立位,头颈部两侧用衣服或其他护垫保护,不要将头偏向一侧。
卷式:即全身卷直,四肢和腰背不能弯曲。
平托法:即多人搬运,将整个躯干抬起放在木板上,躯干不能屈曲。
三、循环和呼吸停止的抢救
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呼吸突然停止,意识丧失。
1.诊断标准:①触摸心脏,心跳消失。②瞳孔散大。③触摸颈动脉消失。4.呼吸停止。(5)、面色苍白,嘴唇发紫,意识丧失。
2、现场急救:首先,及时。第二,方法得当。
(1)、保持呼吸道畅通,清除口腔内异物。
(2)、人工呼吸、心脏按摩。
猜猜你有兴趣:
1.120急救工作流程
2.常见急救护理知识
3.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
4.日常急救措施的知识是普遍而有效的。
5.急救知识测试题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