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安翰科技”:从年盈利万到亏损的背后(安翰科技 估值)

10月17日,重庆金山科技发布声明:“韩安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上半年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与其对单一大客户健康的过度依赖不无关系,也与其为上市目的对2018年业绩进行过度包装和粉饰不无关系。韩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不正视自身经营

中的问题,反而将业绩下滑归咎于我司。这种行为是对我们公司的恶意中伤,是对舆论的误导,是对上交所的敷衍和搪塞。”

可以看出,金山科技的说法源于年初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有媒体报道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韩安科技”)存在财务造假和过度包装,被上交所问询。近日,韩安科技在《科技创新板第四轮审计问询函回复报告》中解释了1-6月业绩下滑的原因,其中部分内容涉及重庆金山科技:“因重庆金山恶意骚扰,美年大健康自身客户转化率下降。”

双方的宿怨由来已久。

业内人士表示,金山软件和韩安科技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在此之前,金山软件和韩安科技曾就发明专利问题对簿公堂。2019年5月,重庆金山科技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韩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8起专利侵权案,要求其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万元。被侵权的专利包括胶囊内窥镜的8项实用新型专利。紧接着,韩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以恶意提起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诉讼为由,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重庆金山。

1月前,金山科技还向上交所举报称,在韩安科技的招股书中,多处称“全球首家获得CFDA颁发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机器人涉嫌虚假宣传。有媒体报道称,面对该报道,韩安科技在回应上交所问询时予以否认,并表示核心技术权属不存在争议,招股书中也不存在故意夸大竞争优势的表述。"

为此,金山科技法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金山提起的专利诉讼属于正当维权,专利是否侵权要看法院的最终判决。金山医疗器械和金山软件起诉韩安科技侵权的专利主要集中在胶囊内窥镜技术上,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的核心技术在胶囊内窥镜部分。但韩安科技为了避重就轻解决专利侵权的直接冲突,在第四次问询回复中列举了与被诉侵权的八项专利关系不大的七项技术(精密磁控技术、专用芯片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显微光学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并在未经任何权威机构鉴定前,单方面主观认定这七项技术为其核心技术,涉嫌一项专利支持多项技术。偷换概念,虚构、夸大核心技术;未申请的专利声明就申请了,有无中生有编造核心技术之嫌。”

韩安金融损失的背后

查询发现,9月10日,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韩安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上半年财务报表。6月19日,上海界面新闻发布了三篇关于韩安谎言的深度报道。通过调查取证,系统地揭露了韩安的财务造假行为。仅仅两个多月后,韩安今年上半年的表现证明了这些报告的可信度。

韩安科技财报显示,其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11502.19万元、17216.69万元、32247.75万元和14.601万元,营业利润分别为-3714.54万元和-23330元。

韩安科技的产品是通过吞咽内窥镜胶囊来检查人体内的胃肠道。根据其信息披露,到2019年上半年,其成品胶囊库存为29740粒,而2018年仅为352粒。按照2019年月均销量,这些库存胶囊需要停产3个月才能卖完。由此可以推断,韩安科技公司拥有大量的内窥镜胶囊产品库存。

韩安科技披露的美丽健康的内窥镜胶囊的消费数据也是迷雾重重。美年大健康是韩安科技的最大客户,其采购量约占韩安科技营业收入的80%。根据韩安科技公开披露的信息,2019年上半年,美年大健康单台设备消耗内窥镜胶囊120粒,去年单台设备消耗胶囊603粒。计算表明,2019年下半年内镜胶囊的消费量必须达到2019年上半年的4倍,才能与2018年持平。

《法治天下》自媒体报道称,韩安科技利用2018年这一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了一系列财务造假行为,以期在资本市场上渡过难关,获得高额回报。但随着自身经营状况的恶化,输送韩安科技利益的财务造假可能不得不终止。

记者联系韩安科技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采访,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