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的养护知识)赤松盆景养殖技巧
赤松树,高30米,胸径1.5米。它的树皮是橙红色的,分裂成不规则的鳞片脱落。下面我们来看看红松盆景的栽培方法!
赤松的栽培方法。浇水:赤松喜干燥,避免积水。水不宜过量。干了就浇透。生长期适当控水,可使枝条粗短,针叶短,增加观赏价值。夏天热的时
2.施肥:赤松耐瘠薄,土壤缺肥,也能正常生长,促进茎短、枝密、叶短。但在生长期适当施用1 ~ 2次薄腐熟饼肥和水,有利于生长健壮,增加抗病虫害能力。
3.修剪:赤松盆景为保持其优雅古朴的树形,应适当修剪,修剪以生长期摘芽为主,每年3 ~ 4次。当新芽伸长但尚未抽出针叶时,每个顶芽约1/2可被采摘。如果带枝盆景不需要增加,顶芽都可以摘。对于影响树的美观的枝条,可以在休眠期进行修剪。
4.翻盆:红松盆景翻盆一般3 ~ 5年做一次,最好在2 ~ 3月。翻盆时,保持原盆土完全倒出,去掉1/2的老土,剪掉长根系、死根、烂根,同时修剪一些不必要的枝叶,保持盆土上下平衡。如果原盆容量不够,可以换成稍大的新盆,种植方法与上盆相同。
赤松的繁殖方法。播种:10月份采种,将球果在太阳下暴晒几天,勤翻,裂果鳞,种子自行出来。清洗后存放在干仓中,2-3月播种,撒播或条播。播种后用黄泥或烧过的泥灰过筛覆盖,用稻草覆盖保持土壤湿润,4月中旬出苗时及时揭草。播种前后应特别防治立枯病等病虫害,第二年春季可单独造林。
2.嫁接:赤松以黑松为砧木嫁接,接穗选用粗壮的一年生枝条。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腹接,然后将土埋至接穗顶部,遇旱时稍喷水,防止接穗萎蔫。成活后,可逐渐修剪砧木的枝叶。到10月中下旬,砧木的枝叶可以全部修剪,但也可以留一部分留到第二年。下垂松可采用高接法嫁接,生长快,形成早,但应选择5 ~ 6年生砧木。
赤松病害的防治
林螟(Ratzeburg)属于鳞翅目螟虫科,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江苏等地。主要危害红松和赤松幼林的球果、嫩枝和主干,导致种子产量下降,质量变差。
损坏特征
幼虫蛀食松树的球果和幼树顶部轮生枝的基部,导致受害部位以上的顶枝死亡,侧枝取代主枝,形成分叉;危害主梢顶芽基部,造成顶芽死亡,次年无法萌发新梢,严重影响红松和赤松的正常生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毫米,翅展28毫米,丝状触角浓密,棕色,短。银灰色前翅具黑白鳞片,翅基鳞片白色;亚基线和内横线为白色,其后缘基部连有黑白鳞片,中横线和外横线为白色波状,内、中横线之间的后缘覆盖有褐色鳞片,在白肾形斑斜后方的外横线处有明显的白色鳞片区,黑色外边界线内侧密被白色鳞片,有灰色毛发。后翅灰白色。腹部背部呈灰褐色,布满白色、银灰色和铜色鳞片。脚是黑色的,布满黑白相间的鳞片。
椭圆形,长约0.7mm,暗红色。
幼虫长21毫米,宽1.2毫米。浅灰褐色或灰黑色。头部黑褐色,胸腹部蜡黄光亮,刚毛呈环状生长;胸部背板黑而亮,背部中线灰白色。胸瓣前有2根毛,每节上长3对黑毛。靠近背部中线的4根毛发上各长1根毛发,瓣线以下的毛发上长2根毛发。腹趾钩2序列循环。
蛹
长椭圆形,长15毫米,宽3毫米。黄褐色,有6根腹刺。
发生规律
黑龙江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越冬。4月开始活动,5月下旬幼虫开始化蛹,6月中旬至7月初成虫羽化。6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不利于10月越冬。
4月份气温升高,幼虫开始活动,危害嫩枝基部的轮生枝和球果。干部被吃时,都是从剪枝、机械碰撞、红松疱锈病的病斑等伤口侵入,受伤部位脱落脂肪形成瘤芽;危害球果者,从球果中下部取食,受损部位覆盖白色透明松节油和褐色虫粪。5月下旬,老熟幼虫啃咬枝条木质部,构筑蛹室及其上方的羽化孔,吐丝、粘结木屑封闭羽化孔,然后在蛹室内做蚕茧化蛹,预蛹期1天,化蛹期17天。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期20天左右,6月下旬为交配产卵高峰期。7月幼虫为害,7月末8月初天气炎热少雨时,大量为害的球果脱落脂肪,使幼虫被松香粘住,粘住率可达74%;如果连续下几次雨,脂肪排出就会停止,球果就会严重受伤。10月气温下降,幼虫在瘤苞下越冬。
该虫喜光,在郁闭度为0.7的阔叶树下营造红松幼林,多数幼树不受伤害;郁闭度为0.3时,红松幼林受害株率为0.1%;透光率增加,危害加重,透光率满时植株受害率达45%。
防治方法
(1)加强森林管理。
结合抚育,在林冠下营造幼林,随着幼林的生长保留一定数量的阔叶树,提高郁闭度,减少危害;冬春季对苗圃、幼林、散生树进行调查,发现被蛀干害虫损害的树枝,立即剪去,越冬虫茧摘除,集中焚烧。
(2)根据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3)化学防治:幼体可喷洒90%敌百虫晶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或50%磷乳油1000倍。
常用化学品:敌百虫、辛硫磷、杀螟丹、敌敌畏、磷胶。
马尾松毛虫
发生规律
一年一代。以3 ~ 5龄幼虫在翅皮下、落叶树或石头下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10oC左右时,爬树取食2年生针叶危害较大。7月上旬和中旬幼虫成熟为蛹,7月中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于8月中上旬陆续孵化,1 ~ 2龄幼虫集群取食叶边,危害至10月中下旬,3 ~ 5龄时会下树越冬。
预防和控制措施
(1)以造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如封山育林、营造混交林、改造纯松林等。),是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不利于马尾松毛虫暴发的环境条件的治本措施。
(2)利用马尾松毛虫深秋离树、早春离树的习性,在树木的胸部高度喷洒聚酯药环与拟除虫菊酯毒笔环或毒绳,可有效抑制虫口。
(3)幼虫发生时,在暴食前,喷洒2000-3000倍的2.5%溴氰菊酯乳油或800-1000倍的90%结晶敌百虫,或25%乐果乳油超低容量制剂,每亩200-300毫升,加水超低容量喷洒。
(4)秋季在树上喷洒每克10亿活孢子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来控制幼虫。
(5)黑光诱杀成虫。
(6)保护和吸引灰喜鹊和大山雀。
猜你喜欢:
1.盆栽佛手怎么养?
2.松树繁殖的养护管理方法有哪些,怎么做?
3.如何保存盆栽柏树的种植方法
4.佛手的栽培方法
5.九月盆花的管理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