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车间的安全实用知识培训教育心得体会)车间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车间安全实用知识培训和教育。

随着生产力布局的调整,我们不得不学习车间的安全知识,以确保安全生产有序可控。以下是学习边肖整理的车间安全知识培训内容,供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你喜欢!

车间安全知识培训。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新工人应该牢记的第一件事

是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条例。很多安全规定都是从前人事故伤害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应该严格遵守。

任何操作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程序,可以使操作"平滑""安全性""简单"前进的道路。因此,如果不按照程序操作,可能会造成事故和伤害。有些人认为"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就好了。,按照程序"太麻烦",但是"欲速则不达。。只有忠实地遵守操作程序,才能保证安全。

2、工作前安全早期预测

上岗前要明确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不清楚的要积极提问,直到说清楚为止。要不要检查一下作业范围有没有安全问题?有滑倒摔伤的危险吗?使用和使用的工具是否损坏?使用的材料和机械是否有异常?在工作中的任何时候都要考虑这个问题。下一次行动有什么危险""我们如何避免这种危险"。严禁随意进入危险区域,乱动阀门和电器开关。

3.安全常识

1)因生产需要设置的坑、沟、池应有围栏或盖板。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不应妨碍作业和交通,废弃物应及时清除。

3)工作场所应保持整洁。

4)易燃易爆物品散落的场所应严禁烟火。

5)禁止向在易燃、易爆、燃烧和静电场所工作的工人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服和用品。

4、常见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1)电气线路和设备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

(2)非电工随意处理电气事务。

(3)移动长而高的金属物体触碰电力线、配电柜等带电体。

(四)操作漏电的机械设备或者使用漏电的电动工具。

(5)电钻等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损坏或松动。

(6)电焊作业人员穿背心、短裤,不穿绝缘鞋;汗水浸湿的手套;焊钳意外碰到自己。

(6)湿手操作机器开关、按钮等。

(7)临时线路使用或管理不当。

(8)配电设备、机架空线路、电缆、开关、配电箱等电气设备。会被高温、高湿、灰尘、滚动、摩擦、腐蚀等损坏。在长期使用中,造成电气绝缘损坏和接地或接零保护不良,会导致漏电。

(9)接线盒或插头座不合格或损坏。

5.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维护和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如果有人进入设备维修和检查工作时,不切断电源,不挂上禁止合闸的警示牌,不派专人监护等措施,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2)缺乏安全装置。如有机械传动皮带、齿轮机、联轴器、滑轮、飞轮等容易伤害人体的部件,没有完好的防护装置;还有人孔、进料口等部位没有护栏、盖板和警示牌,人不小心碰到这些部位就会发生事故。

(3)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开关离设备较远,遇到紧急情况不能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几个机械开关设置在一起,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4)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进行清洗、送料等操作。

(5)擅自进入危险作业区进行机械作业(禁区或禁入区)。

(6)摆弄机械。

6、机械伤害事故预防措施:

(1)维修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挂停电警示牌和设专人监护制度。切断机械动力后,必须确认其惯性运转容易完全停止,才能工作。在机械维修完成和操作完成之前,必须仔细检查现场,必须确认机械部分的所有人员完全撤离后才能合卡。

(2)设置完善的安全装置。

(3)电源开关的布局必须合理,并满足两个标准:一是便于操作者在紧急情况下停车,但不能误启动其他机械设备。

(4)为清理机械的积料和捅卡料,在停机断电时应实行警示牌制度。

(5)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危险因素较大的机械工作场所。

(6)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设备性能的基本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7、什么是现场管理?

首先,在车间或作业现场,从平面空房间到立体空房间,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工件的位置都要规范,要文明管理。第二,现场人员的行动要受到限制,即红色区域——禁区,里面有危险或伤害;黄色区域-是一个警告区域,在此期间有一定的危险。当必须进入时,应特别注意或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第三个是绿色区域——人们可以进入的安全区域,同时应避免危险的物流。

8.烟头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燃烧的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其中心温度可达700℃- 800℃,而纸张、棉花、木材、聚酯、纤维等常见可燃物的燃点为130℃-139℃,易引起火灾。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蒸气的点火能量一般在1毫焦耳以下,烟头的危险性更大。此外,未燃尽的木炭灰中有火,落在干燥松散的可燃物上,也容易引燃火灾。

9.易燃场所的行为"四忌"

避免高温作业。包括不焊不割,不吸烟,不携带火种。

第二,避免穿化纤材质的衣服和钉鞋。因为它们随时会产生静电火花或撞击火花。

避免使用非防爆工具和灯具。从而避免碰撞火花和电火花。

四忌使用BP机、对讲机、手机、电话等。现场使用防爆电话即可。

10、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

(1)误操作,忽视安全和警告。

包括擅自启动、关闭和移动机器,启动和关闭机器时不发出信号,不锁定开关,造成意外转动,忘记关闭设备,错误操作,工件刀具紧固不牢等。

(2)安全装置失效

如果拆除安全保护装置,安全装置将失去作用,调整误差将导致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的设备

临时使用不稳定的设施,如工作梯,使用没有安全装置的设备,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临时线。

(4)用手代替手工工具,手工清理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进行机械加工。

(5)物件(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芯片、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在不安全的位置攀爬(如平台护栏、吊车平衡梁、易旋转或移动的机械设备等。).

(7)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但未使用或使用不正确。

(8)穿着不安全。比如在有转动部件的设备旁工作时,穿太肥太松的衣服,不把长发放在帽子里;佩戴挂饰;操作带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上手套;穿高跟鞋、凉鞋、拖鞋进入车间。

(9)无意中或为了排除故障,接近危险的地方,例如清洁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卡住的物体,可能会造成挤压伤害、夹断、挤压或人的四肢被卷起,从而造成严重伤害。

车间安全的基本预防措施。工作时请穿工作服,贴标签。不准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背心、裙子和露膝盖的裤子进入车间。如果缝纫班留长发,要戴帽子或者发网。

2、严禁在车间内打闹、打闹,严禁在车间内穿梭。

3.小心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4、必须严格遵守危险作业的安全要求。

5.车间内严禁吸烟和动火。

6、严禁上岗前和工作时间喝酒。

7.上下班时,禁止拥挤在楼道里。

8、工作期间要集中精力,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9.及时清除或排除妨碍通行的障碍物。

10.使用叉车时,请确保周围没有其他人或机器。

11.把刀递给别人时,让对方握住刀柄再松手,或者把刀放在台上,让对方捡起来。

12.工作中认真操作,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不安全因素及时向班组长和主管汇报。

13、生产现场发生事故(包括重大事故),要保护现场并立即向班组长和主管领导如实反映情况,协助领导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14、思想健康,行为良好,自觉抵制歪理邪说和错误行为。

15.不要酗酒、闹事、打架、骂人、赌博或贪图公司财产。

16、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关注周围的安全情况,当你发现其他人有不安全的行为,或不安全的环境因素时,你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予以制止和纠正。发现安全隐患要互相提醒,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6、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制度和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车间安全用电注意事项。熟悉自己生产设备的电源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触电或其他电气事故,第一时间切断电源,以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当设备出现冒烟、飞弧、有烧焦味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切断设备电源,通知电工进行维修,避免扩大故障范围,造成触电事故;漏电保护器跳闸时,不得私自重合闸,应及时通知电工。

3.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不要用手拉触电者。尽快打开电源开关或用干木棍或竹竿接电线,并立即使用正确的人工呼吸法进行现场抢救。

4、每台生产设备专人负责,开机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可以开机发送。

5、清洗、擦拭电气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抹布擦拭,以防触电事故。

6.经常使用的配电箱、闸刀、按钮开关、插座和电线必须保持完好。

7、需要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电线不得在地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电线受压时不要硬拉,以防折断。

8.在湿度较大的场所使用电气设备时,要保证良好的通风,避免因电器绝缘不良而发生触电事故。

9.停电后必须切断电源总开关。

10、送电时,要仔细检查设备内及周围是否有人,并在送电前发出信号或联系。

11.严禁在没有插头的情况下直接将电线末端插入插座。

12.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切断电源,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绝缘性能良好的灭火器灭火。禁止使用水、泡沫等绝缘性能差的灭火器灭火。

猜猜你有兴趣:

1.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2.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内容

3.工厂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经验

4.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培训

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6.安全学习经验范文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