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七星鱼养殖前景)七星鱼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视频

七星鱼养殖技术详解

很多人借七星鱼养殖脱贫致富。但也有很多人因为缺乏七星鱼养殖的知识和技术指导而失败。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边肖编制了七星鱼养殖技术。让我们来看看。

七星鱼的养殖技术1。鱼塘建设:鱼塘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方。池塘、

水泥池、坑信、水田、藕田、网箱等。可以培养,但池塘最好。因为七星鱼喜黑怕光,所以要在池底放置瓦管或竹筒,供鱼栖息。进出水口要拦鱼,池塘基础要用50厘米以上高度的聚乙烯网片围起来,防止敌人入侵或鱼逃跑。

2、鱼苗放养:放养的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伤,体格健壮,规格整齐。体长小于5厘米的鱼苗先在面积小于10平方米、水深20-50厘米的水泥池中养殖,每平方米可投放体长2厘米的鱼苗2000~50O。当鱼苗长到5厘米以上时,可转移到大池塘中进行养殖,每平方米20 ~ 50尾,高度可达100尾。

3.饲料选择:七星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欢吃动物饲料。在鱼苗阶段(体长小于4厘米),主要投喂水蚤、收获虫、水蠕虫,也可以投喂肉末、蛋黄。鱼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可以吃动植物饲料,但还是偏爱动物饲料。动物饲料包括蚯蚓、蝇蛆、黄粉虫、螺肉、蚕蛹、鱼虾、畜肉、内脏等。动物饲料匮乏时,我们也吃植物饲料,如玉米粉、花生小麦粉、豆渣、大米、面条等。

4.投喂:在七星鱼苗阶段投喂粉状配合饲料(最好是用微型粉碎机粉碎的粘性强的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0-45%,长到10厘米后投喂成型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42%。无论喂哪种饲料,都要定时、定量、定性、定位喂鱼,并在池中设置食物台。每日投饵量应根据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一般为鱼体重的3-10%,每日两次,上午8-9点一次,下午6点左右一次。饲料要适量,以鱼满意为准,防止剩余饲料污染水质。

5.水质管理:养殖期间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注入新水,每次换水量最多占池水的一半,及时排出污物和残渣。水葫芦要种在水池里,约占水面的一半,水葫芦要用竹竿、木棍或绳子固定在一定的位置。炎热季节,池水要适当加深。最好搭个凉棚或者用黑色遮阳网遮挡水泥池面。

七星鱼的养殖技术七星鱼的第一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人工养殖鱼的第一性成熟年龄为1冬龄。相对繁殖力为500卵左右。繁殖期为4-6月,产卵期为5-7月。养殖水温为18 ~ 28℃。一年多次产卵,蛋黄里有油球和浮卵。精巢靠近鱼鳔腹面的两侧,是褐色的繁殖季节。雌、雄亲鱼互相追逐发情,雌鱼排卵,雄鱼在卵上射精,卵聚集漂浮在水面上。亲鱼有保护鱼卵直到它们孵化的本能。刚孵出的鱼苗在孵化后第4天能成群游动,形态和生活习性与第25天的成鱼相同。

七星鱼鱼病的预防1。清洗消毒:首先清除鱼塘淤泥,在鱼塘前7-8天用生石灰190-120公斤消毒每亩塘,或在入塘前4-5天用漂白粉10-15克消毒每立方米水。

2.鱼类的消毒:放养鱼类前必须进行消毒。可以用3%的盐浸泡3 ~ 5分钟,也可以用15 ~ 20 ppm的高锰酸钾浸泡15 ~ 20分钟。浸泡时间要根据鱼的耐受力灵活控制。

3.工具消毒:方法是在阳光下暴晒一天,或用药物消毒,如用50ppm高锰酸钾或200ppm漂白粉或生石灰浸泡5分钟后再使用。

4.饲料消毒"将新鲜饲料洗净,然后用50ppM高锰酸钾或100-200 ppm漂白粉浸泡5分钟,或用20-200 ppm二氧化氯溶液浸泡10-20分钟,或在0.01~0.1ppm二氧化氯溶液中培养饲料生物8小时至3天,再喂鱼。

5.饲养场消毒:在鱼病流行季节,每隔7-15天,在鱼进食后,将250克漂白粉或1000克生石灰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倒在饲养场附近。

6.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水质,及时补水换水,或实行微流水,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水质恶化。

7.药物防治:在鱼病多发季节,通过撒药投饵,内外兼治,控制鱼病的发生。每月喷洒一至两次二氧化氯或生石灰或强氯精或漂白粉或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消毒药物和农药交替使用,一边喷药一边投喂药饵。一般将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与饲料混合,连续饲喂3-7天。

8.避免伤害:鱼体受伤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在捕捞、运输、调塘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避免伤害鱼体,防止细菌感染。

七星鱼头晕病病虫害的防治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停止进食,变黑,群集在池塘一角。严重者在水中游泳,剧烈挣扎或疯狂游动,沉入池底而死。病原体还不清楚。

【危害】体长4厘米前当年鱼苗常见头晕,流行季节为3-7月,4-5月流行。该病起病快,感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90%以上。这是七星鱼仔鱼阶段危害最大的暴发性鱼病。

【预防】无药可治。养鱼设施和工具应严格消毒。投喂的活饵也要在投喂前消毒。鱼卵和鱼苗不是从患病的农场运来的。换水时,注水不能太急,水与温度的温差不能大于2℃。每次换水后应及时喷洒二氧化氯使池水5PPM,或全池喷洒0.4PPM呋喃唑酮,或喷洒生石灰水使池水ph值7 ~ 8。

2、腐肉病

【症状】体表斑块充血,鳞屑脱落。后来真皮组织溃烂,溃烂的地方开始变红,然后就坏死变白了。严重时可烂到筋道或骨道,尾部溃烂腐烂。它可以发生在体表的任何地方,严重时可以扩散到全身。

【危害】腐肉病常见于体长超过4厘米的鱼种和成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后传染性强,交叉感染也严重。这种病传播很快,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会在50%以上,所以有"红色瘟疫"被称为。在鱼体受伤、养殖密度高、水质恶化或水温变化大等恶劣条件下容易引起该病。

【预防】用5 ~ 10 ppm二氧化氯或0.3PPM百度净化水,洒满水池。如果情况严重,每两天再洒一次。当水质变差时,可以添加10PPM的净水器。全池喷洒呋喃唑酮,使池水浓度为0.5 ~ 1 ppm。

3、车轮病

【症状】被轮虫大量寄生后,病鱼不进食,体色变黑变薄,粘液增多,体表形成一层白色薄膜。一个人在池子里游荡,经常打转,最终累死。对七星鱼品系有害。这种病原体肉眼看不见,但在显微镜下却非常明显。

【预防】用0.7PPM硫酸铜全塘喷洒。0.5PPM硫酸铜和0.2PPM硫酸亚铁混合物用于全池喷洒。撒上印楝叶的煎剂,使池水的浓度达到30 ~ 45 PPA。

4.爱德华氏病

【症状】病鱼全身黑色,腹部肿胀,体表无伤口,有时肛门红肿。解剖显示肾脏充血、肿胀、溃烂,有腥臭味的粘稠液体从腹部挤出。患病池塘里的鱼种喜欢群集在池塘的角落里。

【危害】该病流行季节一般为5-9月。发病水温为15 ~ 40℃,最适水温为25 ~ 30℃。多见于鱼苗和鱼种阶段。病鱼死亡率为30 ~ 60%。长期喂蚯蚓的鱼塘容易得这种病。

【预防】用0.3PPM的百毒净或2 ~ 5 ppm的莽草酸或10 ~ 2~5PPM的氯霉素或0.2 ~ 0.5 ppm的呋喃唑酮全池喷洒,重者连喷2天。每天每公斤鱼在饵料中加入氯霉素30 ~ 50g,连续5天。每公斤饵料中加入诺氟沙星2 ~ 3g,光合细菌20g,连续投喂5 ~ 7天。

猜你喜欢:

1.观赏鱼怎么养?

2.九月吃什么海鲜最好吃最合适?

3.鲥鱼的营养价值

4.七星鱼的养殖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经济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