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知识

(蟑螂繁殖方式)蟑螂繁殖期是多少天

蟑螂是常见的医学昆虫。热带地区的蟑螂一般体型巨大,家养蟑螂一般夜间活动,喜光,野生蟑螂因种而异,有正负趋光性。人生很可恨,但其实蟑螂烘烤后可以入药,生肌止血,促进伤口愈合,具有很高的养殖价值。那么蟑螂的繁殖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看。

蟑螂的

生活习性

1.蟑螂是一种怕光的昆虫,白天躺着,晚上出来。它们温暖、黑暗、潮湿而安静。蟑螂活动高峰在前半夜的21:00-23:00。午夜过后,活动逐渐减少,黎明时停止。

2.蟑螂活动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 ~ 33℃。蟑螂最活跃,吃得最多,生长发育最快,在没有光和噪音,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繁殖力最强。

3.蟑螂是杂食性、素食性昆虫,食性广泛,几乎可以吃任何有机物。有蛰伏习性,蛰伏期为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其他月份都有活动,5-9月是活动和喂食的高峰期。属于变态发育不完全的昆虫,发育过程分为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蟑螂饲养方法

1.雌雄鉴别:雄性蟑螂外形狭长,腹部薄,翅翼超出尾端。在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12月至次年4月),雄性数量多于雌性,雄性寿命普遍短于雌性。雌蟑螂外形粗壮,腹部结大,腹尾钝圆,尾端附近有翅膀。同一卵荚内孵化的若虫羽化后,雌蟑螂的数量是雄蟑螂的1.4倍,所以5-11月雌蟑螂比雄蟑螂多。

2.引种物种的选择:蟑螂引种最好在每年的4-6月份从自然界捕捉大型个体,从雌雄搭配上来说,雌多雄少。蟑螂一般在5-6月羽化,羽化1周后雌雄虫开始交配。若虫在羽化后一周从同一个卵荚中孵化出来,交配后10天就能产卵。雄性一生可以交配多次,而雌性只要交配一次,一生可以产卵多次。雌虫一生产卵的数量因品种和饲养条件而异。选种时要选择个头大、繁殖力强、易于饲养管理的品种。目前美洲大蠊是养殖最多的品种。

3.孵化和发展。蟑螂的潜伏期为3 ~ 12周,从卵荚的侧面或背面裂开,孵化出若虫。为提高孵化率,防止若虫被成虫吃掉,采用拾卵拾荚集中孵化法,即把成虫产下的卵和荚拾在一处,温度28 ~ 32℃,相对湿度75 ~ 90%,放在保水、保粮、无污染的孵化箱中孵化。刚孵化的若虫是白色的。数小时后蜕皮一次,体色逐渐变暗。之后,它在成熟过程中蜕皮5-13次,然后变成成虫。发育时间因品种和饲养条件而异。美洲大蠊一般在6-7月产卵,8月孵化若虫,以荚果和若虫的形式越冬,次年5月羽化,若虫期约300天。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