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移动基站集采落地这些公司中标华为、中兴份额领先(中国移动基站招标)
今年规模最大的5G基站招标结果已经出炉。近日,中国移动公布了2023-2024年5G无线主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华为在所有目标套餐中的份额超过50%,中兴紧随其后,中标份额从23.35%到37.33%不等。爱立信、诺基亚贝尔和大唐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此前给出的指导意见显示,到今年年底,已开通5G基站164.5万个,全年增加36万个;但根据中国移动6月初公布的数据,5G基站累计数量已经超过160万个。业内预测,此轮集中采购完成后,中国移动5G基站数量将超过200万个。
华为和中兴是最大的竞标者。
中国移动今年在不同频段设立了两个项目,其中2.6GHz/4.9GHz频段采购规模约为6.38万站,分为两个标准套餐;700MHz频段采购规模约23100站,分为三个标准包。
2.6GHz/4.9GHz频段招标中,1号标段有3.91万台,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华为,份额为50.04%。第二成功候选的中兴通讯,份额为23.35%;第三成功候选的爱立信,份额为16.33%;第四个成功的候选人诺基亚·贝尔拥有10.28%的份额。华为的投标价格为37.62亿元(不含税,下同);中兴的投标价格为37.6亿元,爱立信的投标价格为36.78亿元,诺基亚贝尔的投标价格为33.73亿元。
2号标段共2.47万台,第一中标方华为份额50.03%;第二成功候选的中兴通讯,份额为26.22%;第三成功候选的是大唐移动,份额为23.75%。其中,华为投标23.81亿元,中兴投标23.80亿元,大唐移动投标20.70亿元。
700MHz频段招标中,1号标段有9147个站,华为中标价6.86亿元,占比58.24%;中兴通讯中标价6.86亿元,占比32.54%;诺基亚贝尔的投标价格为6.6亿元,占比9.22%。
2号标段共9069个站,华为中标价6.8亿元,占比60.93%。中兴通讯中标价6.8亿元,占比30.83%;大唐移动中标价为6.76亿元,占比8.24%。
3号标段共4925个站,华为中标价3.7亿元,占比53.43%。中兴的要约收购金额为3.69亿元,占比37.33%;爱立信的投标价格为3.6亿元,占比9.24%。
根据上述情况,华为赢得了所有招标包的50%以上,其次是中兴通讯、爱立信、诺基亚贝尔和大唐移动。粗略计算,华为和中兴的中标金额分别约为41亿元和20.7亿元,而爱立信、大唐移动和诺基亚贝尔的中标金额分别约为6.3亿元、5.5亿元和4亿元,总中标金额超过77亿元。
除了此次集中采购,中国移动还启动了涉及自建5G 2.6GHz/4.9GHz基站设备和共享5G 700MHz基站设备的扩容集中采购,总规模超过41.27万台。其中,5G 2.6GHz/4.9GHz基站设备规模为25.17万站,本期计划扩容5G 700MHz基站设备约16.1万站。
年度资本支出倾向于计算能力。
记者注意到,除了基站设备,中国移动今年还启动了一批大型集中采购项目,分别是基站天线、蝶形光缆和城乡普通光缆。这三份招标公告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分别为7.68亿元、11.86亿元和76.25亿元。
根据中国移动此前给出的指引,公司2023年资本支出指引为1832亿元,绝对值与2021年和2022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然而,资本支出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今年“连接”投资的资本支出指引为1029亿元,其中5G网络支出为830亿元,2022年这两项将分别支出1171亿元和960亿元。相比较而言,下降非常明显。
但中国移动投入的资本支出预计将大幅增加,2022年完成额为335亿元,指引给出的今年支出计划大幅增加至452亿元。
从具体指标看,在“连接”方向,中国移动计划2023年共开通5G基站164.5万个,当年新增36万个,新建千兆宽带覆盖家庭1亿户;在“算力”方向,计划2023年新增云服务器24万台以上,外部可用IDC机架4万台以上。
根据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欣在6月初的北京通信展上透露的数据,5G基站超160万个,千兆宽带覆盖超3亿个家庭,服务器最终超过8EFLOPS,总连接数超过30亿。
董鑫表示,中国移动将着力完善战略布局,系统构建“4 N 31 X”数据中心阶梯布局,加快建设国家计算能力“一张网”。努力深化融合发展,实现跨区域、跨层次、跨核心、跨学科的计算能力统筹使用。着力创新网络计算服务,建设和运营“网络计算大脑”,丰富东数西储、东数西算、东数西影、东数西训等应用,打造经济社会“计算领跑者”。与行业各方一道,实施“东算西算”工程,推动云与计算网络的优质高效发展,支持打造全国知名的“云集群”。
今年以来,ChatGPT的日益火爆也让计算能力的概念火了起来。在此前的机构调研中,中国移动表示,ChatGPT标志着生成式通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同时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布局,公司发展战略的主线是数字智能转型,其中已经嵌入了人工智能。
中国移动认为,公司面临人工智能的多重机遇。在计算能力方面,人工智能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公司构建了计算能力网络,一定会对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起到巨大的作用。两年来,公司坚持“两新”,考虑到下一步有海量数据需要处理,将计算力网络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计算能力网络来调度、管理和操作。这是。在计算能力上,公司会有很大的发展空室。”
编辑:张倩
校对:陶谦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